|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9页 |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光学系统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11-24页 |
| ·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 ·光学系统要求 | 第12-13页 |
| ·光学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 | 第13-14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介绍 | 第14-15页 |
| ·光学系统分幅布局方式的确定 | 第15-17页 |
| ·光学系统相关参数确定 | 第17-23页 |
| ·光学系统缩放比的确定 | 第17-18页 |
| ·光学系统入瞳位置的确定 | 第18-19页 |
| ·光学系统后截距、像方数值孔径、反射棱镜锥角的确定 | 第19-22页 |
| ·材料区域的确定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中继分幅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 第24-42页 |
| ·几何光学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 ·几何光学中的基本像差 | 第25-29页 |
| ·球差 | 第26页 |
| ·彗差 | 第26-27页 |
| ·像散和场曲 | 第27-28页 |
| ·畸变 | 第28页 |
| ·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 | 第28-29页 |
| ·中继系统的设计 | 第29-35页 |
| ·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实际问题 | 第29页 |
| ·初始结构的选择 | 第29-31页 |
| ·系统优化设计 | 第31-35页 |
| ·像质评价与公差分析 | 第35-40页 |
| ·调制传递函数分析 | 第35-37页 |
| ·场曲和畸变分析 | 第37-38页 |
| ·系统透过率分析 | 第38页 |
| ·系统公差分析 | 第38-40页 |
| ·系统分幅后像面亮度差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机械设计及布局 | 第42-50页 |
| ·机械设计一般步骤 | 第42页 |
| ·机械设计软件的介绍 | 第42-43页 |
| ·机械系统的设计 | 第43-49页 |
| ·光学镜筒设计 | 第44-45页 |
| ·分幅机构设计 | 第45-48页 |
| ·固定架设计 | 第48页 |
| ·系统整体装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加工装配与性能测试 | 第50-64页 |
| ·光学零件制作 | 第50-52页 |
| ·光机系统的装配 | 第52-54页 |
| ·光学系统性能测试 | 第54-62页 |
| ·光学系统的物方线视场 | 第54-56页 |
| ·光学系统分辨率测试 | 第56-57页 |
| ·光学系统分幅后像面的亮度差测试 | 第57-60页 |
| ·光学系统畸变测试 | 第60-61页 |
| ·光学系统透过率测试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4-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64-65页 |
| ·课题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