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礼以节情 乐以发和--《礼记》文论关键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21页
第一章 礼第21-67页
 第一节 夫礼,必本于大一第23-36页
  一、自然法则:礼者,天地之序也第25-29页
  二、天命之性:礼因人情而为之第29-31页
  三、人道之始: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第31-36页
 第二节 礼者,即事之治也第36-46页
  一、礼之功用: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第37-41页
  二、礼之构成: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第41-45页
  三、礼之表现: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第45-46页
 第三节 礼也者,理也第46-67页
  一、礼与诗: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第48-55页
  二、礼与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第55-59页
  三、礼与法: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第59-67页
第二章 情第67-98页
 第一节 情,实也第67-75页
  一、范畴原始:人之阴气有欲者也第68-70页
  二、义项探微:情,性也第70-74页
  三、审美溯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第74-75页
 第二节 情者,性之动第75-86页
  一、情之属性: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第76-79页
  二、情之发生:应物斯感,情以物迁第79-83页
  三、情之升华:高下任意,情伪由己第83-86页
 第三节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第86-98页
  一、情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第86-90页
  二、情与性:利贞者,性情也第90-95页
  三、情与理:夫情必依于理,情得然后理真第95-98页
第三章 乐第98-127页
 第一节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第99-107页
  一、深层本体:乐者,天地之和也第100-103页
  二、现实来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第103-105页
  三、表现形态:乐由中出故静第105-107页
 第二节 乐者,通伦理者也第107-112页
  一、乐之功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第107-110页
  二、乐之机理:乐以和起声,致乐以治心第110-111页
  三、乐之准则: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第111-112页
 第三节 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第112-127页
  一、乐与声律: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第113-115页
  二、乐与通变:五帝殊时,不相沿乐第115-119页
  三、乐与致味: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第119-127页
第四章 和第127-178页
 第一节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第127-142页
  一、宇宙之和:阴阳和而万物得第127-129页
  二、人伦之和:礼之用,和为贵第129-131页
  三、审美之和: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第131-134页
  四、关系之和: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第134-142页
 第二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42-167页
  一、和与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第143-151页
  二、和与分:物相分而不失其和第151-155页
  三、和与谐:和,谐也第155-160页
  四、和与合:保合太和乃利贞第160-163页
  五、和与一:审一以定和第163-167页
 第三节 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第167-178页
  一、和与文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第167-170页
  二、和与情景:情景互藏其宅,合而为一第170-171页
  三、和与意境:意与境浑,思与境偕第171-178页
结语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9页
科研成果第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州供电公司农网工程项目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虚构的文本与真实的时间--论鲁迅时间意识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