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胚胎发育生物学简介 | 第14-42页 |
1 引言 | 第14-15页 |
2 胚胎发育生物学发展历史回顾 | 第15-19页 |
3 模式生物在人类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海胆(Sea urchin) | 第20页 |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第20-21页 |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 第21-22页 |
·爪蟾(Xenopus laevis) | 第22页 |
·斑马鱼(Danio rerio) | 第22-23页 |
·小鼠(Mus musculus) | 第23-24页 |
4 高通量基因表达技术在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cDNA文库构建、测序和分析 | 第25-27页 |
·生物芯片技术 | 第27-29页 |
·生物信息技术平台与数据库的构建 | 第29-30页 |
5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 第30-36页 |
·形态学研究(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 第31-33页 |
·单个或少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20世纪初至今) | 第33-35页 |
·大规模,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研究(20世纪末至今) | 第35-36页 |
6 当前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 第36-39页 |
7 本研究的出发点 | 第39-42页 |
第二章 人类4至6周全胚全长cDNA文库构建 | 第42-62页 |
1 引言 | 第42-4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4-52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实验样品的收集筛选 | 第52-54页 |
·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 第54-62页 |
第三章 人类4至6周早胚全长cDNA文库低丰度基因筛选及初步分析 | 第62-80页 |
1 引言 | 第62-6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9页 |
·材料 | 第63-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0页 |
·菌落原位杂交筛选低丰度克隆子 | 第69-70页 |
·EST测序分析 | 第70-73页 |
·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73-74页 |
·候选新基因与人基因组预测开放阅读框的比对 | 第74-79页 |
·新基因全长cDNA克隆策略评估 | 第79-80页 |
第四章 人类4至9周早胚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 | 第80-104页 |
1 引言 | 第80-8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1-85页 |
·实验材料 | 第81页 |
·芯片杂交及数据提取 | 第81-82页 |
·半定量PCR验证芯片数据 | 第82-84页 |
·数据分析 | 第84-8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5-104页 |
·4至9周龄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概况 | 第85-91页 |
·差异基因的表达谱和功能 | 第91-93页 |
·母性基因的表达特征:从受精前后到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 | 第93-95页 |
·特定发育事件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95-98页 |
·发育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 第98-102页 |
·基于芯片数据建立的数据库及数据检索 | 第102页 |
·表达谱芯片分析策略的评估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胚胎发育相关新基因plac9的克隆及功能初步鉴定 | 第104-120页 |
1 引言 | 第104-10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5-112页 |
·材料 | 第105-106页 |
·实验方法 | 第106-11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0页 |
·Plac9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112-114页 |
·Plac9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预测 | 第114-115页 |
·原位杂交分析Plac9基因在人胚中的表达 | 第115-116页 |
·RT-PCR分析Plac9基因在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 第116页 |
·Plac9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116-117页 |
·Plac9基因在胚胎骨骼发育中的功能初探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40页 |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