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氮肥及施锌时期对紫色土麦稻体系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锌对人体及作物的营养功能第11-12页
   ·紫色土的锌含量状况第12页
   ·氮肥对作物锌吸收及土壤中锌含量的影响第12-16页
     ·施用氮肥对土壤中锌含量的影响第13页
     ·氮肥施用量对作物锌吸收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氮肥施用形态对作物锌吸收的影响第15-16页
   ·麦稻体系下土壤锌的含量状况及植物对锌的吸收第16-21页
     ·轮作条件下土壤锌的含量状况第17-18页
     ·轮作条件下植物对锌的吸收第18-21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21-25页
   ·研究背景第21-22页
   ·研究思路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三章 氮肥用量对小麦籽粒锌吸收、转运和再分配的影响第25-35页
   ·引言第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试验材料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页
     ·计算公式第26页
   ·结果分析第26-32页
     ·氮锌配施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第26-28页
     ·氮锌配合施用对小麦植株锌含量的影响第28-30页
     ·小麦植株地上部锌分配第30-31页
     ·小麦植株秸秆中锌的再转运第31-32页
   ·讨论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第四章 不同氮肥形态对小麦锌吸收的影响第35-41页
   ·引言第35页
   ·材料方法第35-36页
     ·试验设计第35-36页
     ·样品采集第36页
     ·样品测定第36页
   ·结果分析第36-39页
     ·不同氮肥种类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氮肥种类对小麦植株锌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氮肥种类对小麦植株锌总含量的影响第38页
     ·不同氮肥种类对土壤pH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氮肥种类对土壤中有效锌含量的影响第39页
   ·讨论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麦稻体系根区与非根区紫色土锌素动态研究第41-49页
   ·引言第41页
   ·材料和方法第41-43页
     ·试验设计第41-42页
     ·样品采集第42页
     ·样品测定第42页
     ·数据处理第42-43页
   ·试验结果第43-47页
     ·交换态锌第43-44页
     ·松结有机态锌第44页
     ·碳酸盐结合态锌及氧化锰结合态锌第44-45页
     ·紧结有机态锌第45-46页
     ·矿物态锌第46页
     ·有效态锌第46页
     ·作物吸锌来源第46-47页
     ·土壤锌形态对麦稻生长的有效性第47页
   ·讨论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麦稻体系下不同施锌时期对紫色土锌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9-63页
   ·引言第49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结果分析第50-60页
     ·施锌对作物干物质量及锌吸收量的影响第50-51页
     ·施锌对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锌形态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1-60页
   ·讨论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全文结论第63-64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64页
   ·问题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作者简介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地区茶叶微量元素分析及稀土影响因素探究
下一篇:重庆Venlo型温室机械通风降温效果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