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 | 第14-17页 |
·OLED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OLED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发光电化学池(LECs) | 第17-20页 |
·LECs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LECs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 | 第20-29页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红光材料 | 第21-22页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黄光和绿光材料 | 第22-24页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蓝光材料 | 第24-28页 |
·离子型铱(Ⅲ)配合物白光材料 | 第28-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31-54页 |
·量子化学发展史及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SCHR(?)DINGER方程及其三个基本近似 | 第33-36页 |
·闭壳层分子的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 | 第36-37页 |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37-42页 |
·Hohenberg-Kohn定理及Kohn-Sham方程 | 第38-40页 |
·密度泛函的分类 | 第40-42页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第42-44页 |
·基组的选择 | 第44-47页 |
·溶剂化效应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 | 第47-49页 |
·光化学基本原理 | 第49-54页 |
·选择定则 | 第49-52页 |
·激发态的衰减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含有二膦配体的阳离子铱(Ⅲ)配合物的结构、电子性质和LECS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 | 第54-91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计算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4页 |
·分子构型 | 第57-63页 |
·电子结构 | 第63-65页 |
·激发态能量和吸收光谱 | 第65-68页 |
·磷光发射光谱 | 第68-71页 |
·在CH_2Cl_2中的量子效率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支持信息 | 第76-91页 |
第四章 应用于蓝光LECS的含有2-吡啶基唑类的超分子笼状阳离子铱(Ⅲ)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91-133页 |
·引言 | 第91-93页 |
·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11页 |
·分子构型 | 第94-101页 |
·电子结构 | 第101-103页 |
·激发态能量和吸收光谱 | 第103-107页 |
·磷光发射光谱 | 第107-109页 |
·光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 第109-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支持信息 | 第113-13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8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