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 第15-17页 |
·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研究发展 | 第15-16页 |
·掺铒光纤双波长激光器的研究发展 | 第16-17页 |
·微波信号源的研究 | 第17-21页 |
·微波源的实现方法 | 第18-20页 |
·光外差法产生微波信号的国内外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光纤环形腔陀螺 | 第21-25页 |
·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的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的研究工作 | 第24-25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5-2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6-36页 |
第2章 基于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可调微波源 | 第36-78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使用光学外差法实现微波源的关键问题研究 | 第37-42页 |
·激光频率漂移对拍频信号的影响 | 第38-39页 |
·激光线宽对拍频信号的影响 | 第39-40页 |
·激光功率随机改变对拍频信号的影响 | 第40页 |
·激光相位噪声对拍频信号的影响 | 第40-42页 |
·用于微波源的掺铒光纤激光器设计原则的研究 | 第42-47页 |
·减小纵模间模式竞争 | 第42-45页 |
·减小增益媒质内空间烧孔 | 第45-46页 |
·减小外界环境变化对激光影响的研究 | 第46-47页 |
·用于光生微波源的可调单频单纵模双波长激光器设计方案的研究 | 第47-59页 |
·激光工作偏振态选择、产生和保持 | 第49-51页 |
·激光反向传输的实现方法 | 第51-52页 |
·激光功率的调节方法 | 第52页 |
·光滤波器的设计研究 | 第52-58页 |
·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系统介绍 | 第58-59页 |
·激光器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频率可调的光生微波源性能实验 | 第67-73页 |
·实验装置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第3章 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 | 第78-118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光纤激光陀螺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 | 第79-83页 |
·比例因子 | 第80页 |
·闭锁阈值 | 第80-82页 |
·零频漂移 | 第82-83页 |
·用于光纤激光陀螺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设计原则的研究 | 第83-87页 |
·减小空间烧孔引发的频率闭锁的方法 | 第83-84页 |
·减小后向反射引发的频率闭锁的方法 | 第84-87页 |
·减小零频漂移的研究 | 第87页 |
·用于激光陀螺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 第87-98页 |
·激光工作偏振态的选择 | 第88-89页 |
·激光工作偏振态的起偏 | 第89-90页 |
·激光工作偏振态的保持 | 第90-92页 |
·非互易效应的引入方法 | 第92-96页 |
·光滤波器的研究 | 第96-98页 |
·引入法拉第效应后激光器工作状态研究 | 第98-100页 |
·法拉第效应引发的旋转角度和两束激光本征频率差的关系 | 第98-99页 |
·加入法拉第旋转体后陀螺的零偏漂移 | 第99-100页 |
·基于非互易器件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实验 | 第100-108页 |
·非互易器件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光路结构 | 第100-105页 |
·基于非互易器件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实验光路与调整 | 第105-106页 |
·实验结果 | 第106-10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8-115页 |
·圆偏振起偏效果分析 | 第108-112页 |
·圆保偏光纤保偏效果分析 | 第11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8-119页 |
·基于光学外差法的光生微波源 | 第118-119页 |
·基于非互易器件的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陀螺 | 第11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9页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119-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4-126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