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育种及基因分析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4页
符号说明第14-16页
第1章 小麦族物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16-38页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组成及分类第16-17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等位基因第17-19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小麦的加工品质的关系第19-22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基因的结构第22-25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克隆第25-28页
   ·目前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情况第28-33页
     ·化学诱变育种引起的小麦亚基类型改变第29页
     ·辐射诱变引起的小麦亚基类型改变第29-30页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引起的小麦亚基类型第30-31页
     ·外源DNA导入小麦引起亚基改变第31-32页
     ·有性杂交引入麦谷蛋白亚基第32页
     ·体细胞杂交引起的变异第32-33页
   ·HMW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对小麦的遗传转化第33-34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第34-36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第2章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后代F_5-F_8代HMW-GS亚基遗传分析—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摘要)第38-54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材料第38-39页
     ·种子蛋白的提取第39页
     ·SDS-PAGE分析第39-41页
     ·加工品质分析第41-42页
     ·HMW-GS亚基的分类及命名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1页
     ·SDS-PAGE分析F5代HMW-GS的SDS-PAGE及其品质分析第42-44页
     ·体细胞杂种品系F5-F8代HMW-GS的遗传特点第44-47页
     ·体细胞杂交株系HMW-GS的单粒遗传第47-48页
     ·杂种株系F5-F8代的LMW-GS的遗传特点第48-49页
     ·HMW-GS组成与加工品质参数第49-50页
     ·Ⅱ-12与中国春的有性杂交后代的HMW-GS组成分析第50-51页
   ·讨论第51-54页
第3章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交株系01-51与栽培小麦潍麦8号的育种研究(摘要)第54-62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植物材料第54-55页
     ·种子蛋白的提取第55页
     ·SDS-PAGE分析第55页
     ·HMW-GS亚基的分类及命名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自交F3代的SDS-PAGE分析第55-57页
     ·自交F3代HMW-GS亚基遗传分析第57-59页
     ·自交F4代的SDS-PAGE分析第59-60页
   ·讨论第60-62页
第4章 体细胞杂种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研究(摘要)第62-123页
   ·材料与方法第62-73页
     ·植物材料第62-63页
     ·种子蛋白的提取第63页
     ·SDS-PAGE分析第63页
     ·HMW-GS亚基的分类及命名第63页
     ·DNA提取第63-64页
     ·PCR扩增第64-65页
     ·PCR产物的T-载体克隆第65-67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67-70页
       ·菌落PCR法初步筛选第67-68页
       ·酶切验证第68-70页
     ·定向缺失亚克隆第70-73页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第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117页
     ·杂种株系11号分离4行的SDS-PAGE分析第73-74页
     ·PCR扩增和分子克隆第74-75页
     ·核苷酸序列测定第75-102页
       ·3-1、10-1、16-1核苷酸序列测定第76-81页
       ·3-2、10-2、16-2核苷酸序列分析第81-85页
       ·3-3、3-4、10-3、16-3核苷酸序列分析第85-92页
       ·3-5、10-4、16-4核苷酸序列分析第92-98页
       ·3-6、10-5、16-5核苷酸序列分析第98-102页
     ·3-1、10-1、16-1亚基与栽培小麦中等位基因表达序列1Ay亚基的比较第102-104页
     ·3-2、10-2、16-2亚基与栽培小麦中等位基因表达序列1Dy12亚基的比较第104-106页
     ·3-3、3-4、10-3、16-3亚基与栽培小麦中等位基因表达序列1By8、1By9亚基的比较第106-109页
     ·3-5、10-4、16-4亚基与栽培小麦中等位基因表达序列1Bx7、1Bx14、1Bx20亚基的比较第109-113页
     ·杂种后代11号分离4行F5代3个样品的13个HMW-GS亚基的系统进化分析第113-115页
     ·3-2、10-2、16-2与亲本高冰草的1个y型HMW-GS的比较第115页
     ·3-4、16-3与亲本高冰草的1个y型HMW-GS的比较第115页
     ·10-4和16-4的C末端二级结构预测第115-117页
   ·讨论第117-123页
     ·复杂DNA模板的PCR扩增第117页
     ·HMW-GS编码序列的简并PCR扩增方法第117-118页
     ·HMW-GS编码序列的克隆和测序第118页
     ·杂种后代11号分离4行F5代3个样品的HMW-GS亚基与普通栽培小麦以及亲本小麦济南177中HMW-GS的对应关系第118-119页
     ·杂种后代11号分离4行F5代3个样品的HMW-GS亚基基因的来源第119-120页
     ·杂种后代11号分离4行F5代3个样品的Glu-1Ay基因的等位变异第120-121页
     ·杂种株系中HMW-GS亚基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可能贡献第121页
     ·体细胞杂交技术与小麦育种第121-123页
总结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克隆种群生态学及对光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血管凋亡诱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