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选矿流程与方法论文--浮游选矿论文

矿物材料分离与富集过程中系统优化问题研究--以攀枝花钛铁矿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4页
   ·钛铁矿、二氧化钛和钛简介第12-15页
     ·钛铁矿的性质及应用第12-13页
     ·二氧化钛的性质及应用第13页
     ·钛的性质及应用第13-15页
   ·钛铁矿资源的分布及回收利用第15-16页
     ·钛铁矿资源的分布第15-16页
     ·钛铁矿的回收利用第16页
   ·钛铁矿的富集与分离现状第16-20页
     ·钛铁矿富集与分离流程第17页
     ·钛铁矿浮选捕收剂研究现状第17-20页
     ·钛铁矿浮选体系抑制剂研究现状第20页
   ·优化及参数降维概述第20-23页
     ·工艺的分析优化第21页
     ·数据的分析优化第21-22页
     ·可变参数降维第22-23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4-30页
   ·浮选试验第24-26页
     ·浮选原矿第24-25页
     ·浮选设备及药剂第25-26页
   ·表面能参数测量第26-27页
   ·全浮选工艺优化技术路线第27-30页
第三章 表面能与“亲气性”研究第30-59页
   ·接触角与矿物可浮性第30-32页
   ·表面能参数第32-42页
     ·表面能参数计算第32-34页
     ·接触角测量第34-42页
   ·矿物表面性质与表观亲气性研究第42-55页
     ·矿物表面性质与矿物可浮性关系第42-45页
     ·表面能参数与气泡粘附作用第45-53页
     ·亲气性对浮选的重要作用第53-55页
   ·钛铁矿表面改性与捕收剂的选择第55-58页
     ·钛铁矿表面改性的亲气性研究第55-57页
     ·捕收剂的实际浮选效果对比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多粒级相关性分析的磨矿优化第59-74页
   ·原矿全粒级入磨第61-65页
   ·原矿筛分入磨第65-69页
   ·全粒级入磨和筛分入磨的各项指标两两相关性对比第69-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浮选工艺的分析和条件优化第74-116页
   ·优化原理第74-81页
     ·响应曲面法原理第75页
     ·多元回归第75-78页
     ·稳定点位置第78页
     ·试验设计方法第78-81页
   ·混料试验设计确定抑制剂第81-97页
     ·pH=5抑制剂混料试验设计第84-88页
     ·pH=7抑制剂混料试验设计第88-93页
     ·pH=9抑制剂混料试验设计第93-97页
   ·粗选优化第97-105页
     ·粗选试验结果第98-100页
     ·粗选药剂制度对品位影响分析及优化第100-102页
     ·粗选药剂制度对回收率影响分析及优化第102-105页
   ·精选单目标分析优化第105-115页
     ·初步探索优化第106-111页
     ·进阶精选优化第111-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六章 浮选的多目标优化第116-139页
   ·多目标优化第116-121页
     ·广义总满意度函数第118-120页
     ·品位和回收率的满意度函数第120-121页
   ·工艺优化结果第121-127页
     ·精选初步探索试验多目标优化第121-124页
     ·精选进阶探索试验多目标优化第124-126页
     ·因子对满意度的描述第126-127页
   ·浮选工艺的稳定性第127-133页
     ·品位和回收率的波动范围第128-131页
     ·品位和回收率波动的分布第131-133页
   ·工艺参数空间第133-135页
   ·捕收剂强化第135-137页
   ·小结第137-139页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139-141页
   ·结论第139-140页
   ·创新点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5页
附录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型脉锡尾矿锡铁综合回收的新工艺与机理研究
下一篇:尖山磷矿层状边坡变形失稳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