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前言 | 第14-24页 |
第一章 去甲斑蝥酸钠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4-3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DSNC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27页 |
·DSNC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7页 |
·DSNC 在溶液中稳定性的考察 | 第2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DSNC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30页 |
·DSNC 在不同pH 缓冲盐中的溶解度 | 第30-31页 |
·DSNC 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 第3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去甲斑蝥酸钠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 | 第33-43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33-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微球的制备 | 第34页 |
·粒径测定 | 第34页 |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微球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5页 |
·制备工艺参数的考察 | 第35-39页 |
·微球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39-4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去甲斑蝥酸钠聚己内酯微球的表征 | 第43-54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43-4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微球形态观察 | 第44页 |
·X-ray 衍射分析 | 第44页 |
·体外释药的考察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微球形态 | 第45-47页 |
·X-ray 衍射 | 第47-48页 |
·体外释药行为 | 第48-5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去甲斑蝥酸钠聚己内酯微球形态和释药行为的修饰 | 第54-68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54-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微球制备 | 第55页 |
·微球形态观察 | 第55页 |
·孔隙率测定 | 第55-56页 |
·粒径测定 | 第56页 |
·密度测定 | 第56页 |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 第56-57页 |
·体外释药的考察 | 第57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57-64页 |
·微球形态特征 | 第57-59页 |
·微球粒径和密度 | 第59-61页 |
·载药量和包封率 | 第61-62页 |
·体外释药行为 | 第62-6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五章 去甲斑蝥酸钠聚己内酯微球形成过程和释药机制 | 第68-82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68-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微球制备 | 第69页 |
·微球形态观察 | 第69-70页 |
·渗透压作用的验证 | 第70页 |
·琥珀酸的测定 | 第70页 |
·体外释药的考察 | 第70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70-79页 |
·微球形态 | 第70-73页 |
·微球制备过程中的渗透压作用 | 第73-74页 |
·微球形成过程 | 第74-77页 |
·微球释药机制 | 第77-7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