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绪论 | 第16-4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7-23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23-31页 |
三、问题意识 | 第31-37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37-44页 |
第一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制度规则与惩罚 | 第44-72页 |
第一节 合作的演化与演化的稳定性策略 | 第45-54页 |
一、合作产生的博弈论分析 | 第45-51页 |
二、合作中的演化的稳定性策略 | 第51-54页 |
第二节 惩罚与制度规则的涌现 | 第54-66页 |
一、从演化的稳定性策略到制度规则 | 第54-61页 |
二、制度规则的演化性稳定 | 第61-66页 |
第三节 惩罚与制度规则的维系 | 第66-72页 |
一、惩罚违规者 | 第67-69页 |
二、惩罚中的搭便车与元规则 | 第69-72页 |
第二章 信访的制度规则及其演化 | 第72-101页 |
第一节 群众路线: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之源 | 第74-87页 |
一、群众路线 | 第74-80页 |
二、群众路线的制度功能 | 第80-87页 |
第二节 运动是纲:信访制度的核心规则(1949-1978) | 第87-93页 |
一、信访制度的建立 | 第87-88页 |
二、以政治运动为主轴的信访 | 第88-93页 |
第三节 一票否决:信访制度的核心规则(1979至今) | 第93-101页 |
一、信访洪峰与压力型体制 | 第93-97页 |
二、作为一票否决制重要指标的信访 | 第97-101页 |
第三章 信访中的违规行为:法定规范与经验证据 | 第101-128页 |
第一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法定规范 | 第102-115页 |
一、信访的法律渊源 | 第102-105页 |
二、信访法规的合法性审视 | 第105-112页 |
三、信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与违规行为 | 第112-115页 |
第二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经验证据 | 第115-128页 |
一、一般的违规行为 | 第116-120页 |
二、违法行为 | 第120-128页 |
第四章 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 | 第128-149页 |
第一节 惩罚的恰当性 | 第129-136页 |
一、惩罚的对象 | 第129-131页 |
二、惩罚的效果与威慑力 | 第131-136页 |
第二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形式及其特征 | 第136-149页 |
一、公共惩罚 | 第136-142页 |
二、私人惩罚 | 第142-144页 |
三、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的均衡 | 第144-149页 |
第五章 结论:惩罚的失衡与信访制度的异化 | 第149-153页 |
附录:信访资料汇编目录(按首字汉语拼音排序) | 第153-159页 |
参考资料 | 第159-171页 |
谢词 | 第171-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状况 | 第173-1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