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 第10-13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研究存在不足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园与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 第16-27页 |
·城市公园 | 第16-18页 |
·城市公园的概念 | 第16页 |
·城市公园的职能分析 | 第16-17页 |
·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7-18页 |
·地域性相关概述 | 第18-21页 |
·地域、地域性、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18-19页 |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20-21页 |
·城市公园与地域文化 | 第21页 |
·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批判性地域主义 | 第21-23页 |
·场所精神理论 | 第23-24页 |
·文脉延续理论 | 第24-25页 |
·符号学理论 | 第25页 |
·文化景观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 | 第27-39页 |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对地域文化的选择不当 | 第27页 |
·对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缺乏选择性 | 第27页 |
·地域文化的可参与度不高 | 第27-28页 |
·地域文化表达形式雷同,表现载体单一 | 第28页 |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表达的内容 | 第28-33页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8-30页 |
·社会人文环境 | 第30-33页 |
·地域文化表达的景观载体 | 第33-36页 |
·地形 | 第33页 |
·植物 | 第33页 |
·园林建筑 | 第33-34页 |
·水体 | 第34-35页 |
·铺装 | 第35页 |
·景观环境小品设施 | 第35-36页 |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途径 | 第36-39页 |
·借鉴 | 第36页 |
·保留 | 第36页 |
·再现 | 第36-37页 |
·隐喻 | 第37页 |
·象征 | 第37页 |
·抽象 | 第37页 |
·创新与融合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福州市城市公园地域文化调查 | 第39-59页 |
·福州市的地域文化 | 第39-42页 |
·福州市概况 | 第39页 |
·福州市自然文化 | 第39-40页 |
·福州市的历史人文 | 第40-42页 |
·公园中可表现的福州地域文化 | 第42-43页 |
·福州市城市公园概况 | 第43页 |
·福州西湖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调查 | 第43-47页 |
·西湖公园概况 | 第44页 |
·福州西湖公园地域文化表达探析 | 第44-47页 |
·福州江滨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调查 | 第47-51页 |
·南园地域文化表达探析 | 第48-49页 |
·北园地域文化表达探析 | 第49-51页 |
·福州乌山历史风貌区地域文化景观调查 | 第51-56页 |
·乌山历史风貌区概况 | 第51-52页 |
·乌山历史风貌区内地域文化景观探析 | 第52-56页 |
·福州于山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调查 | 第56-58页 |
·福州屏山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调查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福州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第59-63页 |
·福州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59-60页 |
·对福州地域文化挖掘不全面 | 第59页 |
·对福州地域文化元素的表现不充分 | 第59页 |
·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参与度不高 | 第59-60页 |
·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单一 | 第60页 |
·对福州地域文化的讲解牌设置少,不便于游人了解 | 第60页 |
·福州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措施建议 | 第60-63页 |
·多方位、深层次挖掘福州地域文化 | 第60页 |
·充分表现福州地域文化元素 | 第60-61页 |
·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参与度 | 第61页 |
·多种载体共同表达地域文化 | 第61-62页 |
·设置了解地域文化的多渠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图表目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