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斜吹旋转转炉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电磁屏蔽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电磁兼容与检测系统简介 | 第16-24页 |
| ·电磁兼容 | 第16-18页 |
| ·电磁兼容的定义 | 第16页 |
| ·电磁干扰三要素 | 第16-17页 |
| ·干扰源分类 | 第17-18页 |
|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 第18页 |
| ·氧气斜吹旋转转炉简介 | 第18-19页 |
| ·检测系统组成 | 第19-21页 |
| ·干扰源分析 | 第21-22页 |
| ·检测系统易被干扰结构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 第24-37页 |
| ·电磁波空间辐射 | 第24-26页 |
| ·电磁波的能量密度 | 第26页 |
| ·趋肤效应 | 第26-28页 |
| ·趋肤效应 | 第26-27页 |
| ·趋肤深度 | 第27-28页 |
| ·波导理论 | 第28-32页 |
| ·矩形波导 | 第28-29页 |
| ·圆柱形波导 | 第29-31页 |
| ·同轴波导 | 第31-32页 |
| ·屏蔽理论 | 第32-36页 |
| ·屏蔽理论简介 | 第32-33页 |
| ·屏蔽效能的计算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屏蔽体模型的数值分析与仿真 | 第37-58页 |
| ·矩形腔的传输线分析法 | 第37-39页 |
| ·圆柱形模型磁标位分析法 | 第39-43页 |
| ·磁标位法简介 | 第40-42页 |
| ·磁标位法建模分析 | 第42-43页 |
| ·孔缝对屏蔽效能影响的分析 | 第43-45页 |
| ·CST软件仿真 | 第45-57页 |
| ·CST软件介绍 | 第45-46页 |
| ·屏蔽体厚度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 ·屏蔽体半径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 ·矩形屏蔽体与圆柱形屏蔽体屏蔽效能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 ·圆孔与方孔屏蔽性能对比 | 第53-55页 |
| ·不同数量的孔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传感器屏蔽盒的设计 | 第58-70页 |
| ·干扰源与被干扰对象分析 | 第58-59页 |
| ·材料的选择 | 第59-62页 |
| ·传感器屏蔽体结构的设计 | 第62-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