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具体工作 | 第11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3-18页 |
| ·群 | 第13页 |
| ·困难问题假设 | 第13-14页 |
| ·相关密码学构件 | 第14-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3章 基本密码协议体制的研究 | 第18-23页 |
| ·密码协议模型 | 第18-19页 |
| ·协议参与者 | 第18页 |
| ·信道情况 | 第18页 |
| ·攻击者类型 | 第18-19页 |
| ·密码协议的设计过程 | 第19-20页 |
| ·常见密码协议的攻击类型 | 第20-22页 |
| ·SEG 攻击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4章 两方智能卡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 第23-36页 |
| ·基于哈希函数的智能卡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 | 第23-26页 |
| ·协议描述 | 第23-26页 |
| ·协议缺陷分析 | 第26页 |
| ·基于椭圆曲线的智能卡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 | 第26-28页 |
| ·协议描述 | 第26-28页 |
| ·协议缺陷分析 | 第28页 |
| ·两方智能卡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改进 | 第28-35页 |
| ·安全假设 | 第29页 |
| ·协议内容 | 第29-31页 |
| ·安全属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三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 第36-41页 |
| ·基于混沌映射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析 | 第36-37页 |
| ·协议描述 | 第36-37页 |
| ·协议分析 | 第37页 |
| ·基于混沌映射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改进 | 第37-40页 |
| ·协议内容 | 第38-39页 |
| ·协议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6章 多客户-服务器模式下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 | 第41-48页 |
| ·协议内容 | 第41-45页 |
| ·安全属性分析 | 第45-46页 |
| ·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 ·本文总结 | 第48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