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帝“罪己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西汉皇帝“罪己诏”的状况概述 | 第9-25页 |
(一)西汉以前君主的罪己意识 | 第9-13页 |
1、先秦时期君主“罪己”意识的产生 | 第9-12页 |
2、秦朝皇帝的自我评价与自省意识的缺乏 | 第12-13页 |
(二)西汉皇帝的罪己诏 | 第13-25页 |
1、西汉诸位皇帝罪己诏的基本情况 | 第13-16页 |
2、西汉皇帝“罪己诏”的类型分析 | 第16-24页 |
3、西汉皇帝“罪己”意识的自觉性和系统性 | 第24-25页 |
二、西汉皇帝“罪己”后补救的措施及原则 | 第25-32页 |
(一)“罪己”后的补救措施 | 第25-30页 |
1、纳谏举贤,表明改过态度 | 第25-26页 |
2、扩大祭祀,祈求上天庇护 | 第26-27页 |
3、安抚百姓,争得人民谅解 | 第27-29页 |
4 、平冤惩吏,转移灾祸罪过 | 第29-30页 |
(二)补救措施中体现的原则 | 第30-32页 |
1、自觉改过的原则 | 第31页 |
2、缓和矛盾的原则 | 第31页 |
3、加强皇权的原则 | 第31-32页 |
三、促使西汉皇帝积极“罪己”原因探析 | 第32-38页 |
(一)秦亡的历史教训对西汉皇帝的刺激 | 第32-34页 |
1、重新探索君与民的关系 | 第32-33页 |
2、要经常反省自身的过失 | 第33-34页 |
(二)“天人感应”理论对西汉皇帝权力的制约 | 第34-36页 |
(三)“君德”意识令皇帝责己思过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