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文性理论探析《圣经》对施玮小说创作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小说的宗教性意义 | 第14-18页 |
(一) 小说创作及文学特点 | 第14-15页 |
(二) 施玮与“灵性文学” | 第15-16页 |
(三) “灵性文学”的意义 | 第16-18页 |
二、小说创作思想的互文性阐释 | 第18-29页 |
(一) 小说爱的主题的互文性阐释 | 第18-22页 |
1. 宽容的爱 | 第19-20页 |
2. 包容的爱 | 第20-21页 |
3. 牺牲的爱 | 第21-22页 |
(二) 小说救赎主题的互文性阐释 | 第22-26页 |
1. 罪与恶的挣扎 | 第23-24页 |
2. 灵与肉的抗争 | 第24-26页 |
(三) 小说人物塑造的互文性阐释 | 第26-29页 |
1. 拯救世人 | 第26-27页 |
2. 爱与宽恕 | 第27-28页 |
3. 指明道路 | 第28-29页 |
三、小说艺术特色的互文性阐释 | 第29-39页 |
(一) 小说语言表达的互文性阐释 | 第29-34页 |
1. 语汇的引用 | 第29-32页 |
2. 《圣经》意象的使用 | 第32-34页 |
(二) 小说结构的互文性阐释 | 第34-37页 |
(三) 小说的艺术手法的互文性阐释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