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研究--以长株潭区域环境管理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2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 | 第15-21页 |
·区域环境管理 | 第15-17页 |
·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区域环境管理的特征 | 第16-17页 |
·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模式 | 第17-21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界定 | 第17-18页 |
·我国现行区域环境管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 第18-19页 |
·我国现行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评析 | 第19-21页 |
3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的界定与实现途径 | 第21-27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的界定 | 第21-23页 |
·主流化的提出 | 第21-22页 |
·主流化的内涵 | 第22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的实现途径 | 第23-27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观念层次的主流化 | 第23-24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制度层次的主流化 | 第24-25页 |
·区域环境管理模式操作层次的主流化 | 第25-27页 |
4 长株潭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主流化 | 第27-43页 |
·长株潭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现状 | 第27-28页 |
·以层级治理为主导 | 第27页 |
·成立跨行政区的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以环境规划为主的府际合作 | 第28页 |
·长株潭环境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待健全 | 第28-29页 |
·区域环境管理立法层面的缺失 | 第29-30页 |
·缺乏环境管理合作与协商机制 | 第30-32页 |
·经济手段运用不足 | 第32页 |
·政绩考核不够科学 | 第32-33页 |
·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 第33页 |
·长株潭区域环境管理模式的主流化途径 | 第33-43页 |
·区域环境管理理念的主流化 | 第33-35页 |
·区域环境管理机制的主流化 | 第35-37页 |
·地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主流化 | 第37-38页 |
·构建主流化的地方政府间协作平台 | 第38-40页 |
·环境管理手段的主流化 | 第40-41页 |
·建立主流化的跨行政区域公众参与机制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