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1 植物冻害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霜冻的定义 | 第12页 |
| ·影响霜冻的条件 | 第12页 |
| ·霜冻的危害 | 第12-13页 |
| ·细胞组织与抗冻性 | 第13-14页 |
| ·花器官与抗冻性 | 第14页 |
|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 | 第14-15页 |
| ·保护酶系统与抗冻性 | 第15页 |
|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 | 第15页 |
| 2 梨冻害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我国梨生产现状 | 第15-16页 |
| ·梨冻害研究的情况 | 第16页 |
| ·我国梨的品种与抗寒性 | 第16页 |
| ·梨花品种间的抗霜性 | 第16页 |
| ·梨树的抗冻措施 | 第16-17页 |
| ·药剂防冻研究 | 第17页 |
| ·霜后补救措施 | 第1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7-18页 |
|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梨花器官和幼果的抗冻性研究 | 第20-34页 |
| 摘要 | 第20页 |
| 第一节 梨花期及幼果期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20-2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3 讨论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低温胁迫对梨花及幼果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4-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低温胁迫对梨花器官及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第34-44页 |
| 摘要 | 第34-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 ·低温处理 | 第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冻害及座果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SOD、CAT、POD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低温胁迫对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讨论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丰水’梨最佳授粉时间的观测 | 第44-52页 |
| 摘要 | 第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供试材料 | 第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丰水’梨的有效授粉期 | 第45-46页 |
| ·单日‘丰水’梨的最佳授粉时间 | 第46-47页 |
| ·‘丰水’梨授粉花粉管生长动态 | 第47-48页 |
| ·不同温度下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情况的观察 | 第4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砀山酥,梨花期冻害调查及防冻措施的探究 | 第52-64页 |
| 摘要 | 第52页 |
| 第一节 河南‘砀山酥’梨花受冻症状调查 | 第52-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 ·低温冻害症状 | 第53-54页 |
| ·不同县区梨园花器的冻害情况 | 第54-55页 |
| ·树冠不同方位花朵的冻害情况 | 第55页 |
| ·低温对花粉原位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 3 讨论 | 第56-58页 |
| 第二节 防冻措施的初步探究 | 第58-6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 ·方法 | 第58-5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套袋对盛花期的梨花防冻效果 | 第59页 |
| ·套袋对幼果的防冻效果 | 第59-61页 |
| ·冻害对套袋果的脯氨酸、MDA及抗氧化物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几种药剂的防冻效果 | 第62-63页 |
| 3 讨论 | 第63-64页 |
|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投稿与发表情况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