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根结线虫DNA条形码标记筛选及在进境检疫性线虫中适用性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第10-11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1-34页
 第一章 重要植物寄生线虫的分布与经济意义第12-18页
  1 根结线虫第12-13页
  2 剪股颖粒线虫第13-14页
  3 鳞球茎茎线虫第14页
  4 松材线虫第14-15页
  5 马铃薯孢囊线虫第15页
  6 甜菜孢囊线虫第15-16页
  7 短体线虫第16页
  8 香蕉穿孔线虫第16-17页
  9 剑线虫属传毒类线虫第17-18页
 第二章 基于DNA的线虫分子鉴定技术第18-24页
  1 DNA分子杂交第18-19页
  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19-20页
  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20-21页
  4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第21-22页
  5 实时定量PCR第22-23页
  6 DNA微阵列(DNA芯片)第23-24页
 第三章 DNA条形码第24-34页
  1 DNA条形码产生背景第24页
  2 DNA条形码发展历程第24-26页
  3 DNA条形码原理第26页
  4 DNA条形码技术的优势第26页
  5 DNA条形码操作流程及分析方法第26-28页
  6 DNA条形码在各生物类群中的应用第28-32页
  7 DNA条形码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第32-34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34-70页
 第一章 基于GENBANK分析28S(D2/D3)、18S、ITS和IGS2序列作为根结线虫条形码标记的适用性第36-50页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36-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2 结果第38-47页
   ·GenBank下载序列统计第38-39页
   ·候选分子标记序列统计及特征分析第39-41页
   ·候选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分布频率以及Barcoding Gap检验第41-43页
   ·聚类分析第43-47页
  3 讨论第47-50页
 第二章 线粒体COI与核糖体28S(D2/D3)作为根结线虫DNA条形码的适用性分析第50-62页
  摘要第50页
  ABSTRACT第50-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2 结果第54-59页
   ·序列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第54-55页
   ·线粒体COI分子标记序列特征分析第55页
   ·28S(D2/D3)序列特征分析第55页
   ·COI序列遗传距离分布频率及Barcoding Gap检验第55-56页
   ·28S(D2/D3)序列遗传距离分布频率Barcoding Gap检验第56-57页
   ·基于COI序列聚类分析第57-58页
   ·基于28S(D2/D3)序列聚类分析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2页
 第三章 28S(D2/D3)在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DNA条形码鉴定中的适用性分析第62-70页
  摘要第62页
  ABSTRACT第62-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2 结果第64-68页
   ·序列筛选及特征分析第64-65页
   ·遗传距离分布频率及Barcoding gap检验第65-66页
   ·基于28S(D2/D3)序列的聚类分析第66-68页
  3 讨论第68-70页
全文总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犬瘟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下一篇:昆虫迁飞的地磁定向与始发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