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Cu催化下新型稠合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44页
   ·吡唑类化合物概述第9-15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9-12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介第12-15页
     ·烯胺酮类化合物概述第15-21页
     ·烯胺酮的合成第15-17页
     ·烯胺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17-21页
     ·β-羰基二硫代羧酸酯概述第21-25页
     ·β-羰基二硫代羧酸酯简介第21页
     ·β-羰基二硫代羧酸酯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第21-25页
     ·偶联反应第25-26页
     ·Ullamnn反应概述第26-42页
     ·影响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第27-30页
     ·简单的铜催化偶联反应第30-38页
     ·铜催化偶联参与的串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第38-42页
       ·铜催化的C-C偶联参与的串联成环反应第38-39页
       ·铜催化的C-N偶联参与的串联成环反应第39-40页
       ·铜催化的C-O偶联参与的串联成环反应第40-41页
       ·铜催化的C-S偶联参与的串联成环反应第41-42页
   ·立题依据第42-44页
     ·Cu催化下新型稠合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42-43页
     ·无配体条件下新型吡唑并异喹啉类衍生物的高效合成第43-44页
第二章 新型苯并吡唑并噻嗪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第44-66页
   ·引言第44页
   ·实验部分第44-51页
     ·合成路线第44-45页
       ·仪器与试剂第45页
     ·合成步骤第45-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51-53页
     ·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53-57页
     ·谱图解析第57-59页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59-60页
   ·单晶结构解析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三章 无配体条件下新型吡唑并异喹啉类衍生物的高效合成第66-79页
   ·引言第66页
   ·实验部分第66-71页
     ·合成路线第66-67页
     ·仪器与试剂第67页
     ·实验步骤第67-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4页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71-72页
     ·取代基的影响第72-74页
   ·谱图解析第74-77页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金及DNA酶的比色传感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