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4-18页 |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 第16-17页 |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17-18页 |
·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概况 | 第18-25页 |
·LISICON 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18-19页 |
·NASICON 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19-21页 |
·钙钛矿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21-23页 |
·Li_3N 系列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23页 |
·掺锂 BPO_4固体电解质 | 第23-24页 |
·氧化物玻璃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24-25页 |
·硫化物玻璃态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第25页 |
·锂离子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方法 | 第25-26页 |
·高温固相法 | 第25-26页 |
·共沉淀法 | 第26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6页 |
·微波合成法 | 第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2 第二章 材料的分析测试条件 | 第28-32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8-30页 |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实验测试条件 | 第30-3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30页 |
·扫描电镜测试 | 第30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0页 |
·多电流阶跃测试 | 第30页 |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30-32页 |
3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锂快离子导体 Li_(1+x)Al_xTi_(2-x)P_3O_(12)(x=0、0.1、0.2、0.3、0.4 和 0.5)及其性能研究 | 第32-41页 |
·实验 | 第32-34页 |
·锂快离子导体 Li_(1+x)Al_xTi_(2-x)P_3O_(12)的合成 | 第32-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33页 |
·扫描电镜测试 | 第33-34页 |
·陶瓷片的制备 | 第34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4页 |
·多电流阶跃测试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Li_(1+x)Al_xTi_(2-x)P_3O_(12)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34-35页 |
·Li_(1+x)Al_xTi_(2-x)P_3O_(12)的 XRD 谱图分析 | 第35-36页 |
·Li_(1.2)Al_(0.2)Ti_(1.8)P_3O_(12)的形貌分析 | 第36页 |
·锂快离子导体 Li_(1+x)Al_xTi_(2-x)P_3O_(12)的锂离子电导率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第四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锂快离子导体 Li_(1+2x+2y)Al_xZn_yTi_(2-x-y)Si_xP_3 xO_(12)及其性能研究 | 第41-48页 |
·实验 | 第41-42页 |
·锂快离子导体 Li_(1+2x+2y)Al_xZn_yTi_(2-x-y)SixP_3 xO_(12)的合成 | 第41-4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42页 |
·陶瓷片的制备 | 第42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Li_(1+2x+2y)Al_xZn_yTi_(2-x-y)SixP_(3-x)O_(12)(x=0.1,y=0.1)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42-43页 |
·Li_(1+2x+2y)Al_xZn_yTi_(2-x-y)SixP_(3-x)O_(12)的XRD 谱图及 Rietveld 全谱拟合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锂快离子导体材料 Li_(1+2x+2y)Al_xZn_yTi_(2-x-y)Si_xP_(3-x)O_(12)的锂离子电导率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第五章 锂快离子导体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中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研究 | 第48-62页 |
·实验 | 第48-51页 |
·锂快离子导体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的合成 | 第48-4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49页 |
·陶瓷片的制备 | 第49-50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50页 |
·电池的组装 | 第50页 |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50-51页 |
·通过锂离子扩散系数计算离子电导率的基本理论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52-53页 |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的XRD 谱图分析 | 第53页 |
·GITT 法测定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 | 第53-55页 |
·EIS 法测定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 | 第55-57页 |
·PSC 法测定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 | 第57-60页 |
·Li_(1.3)Al_(0.1)Zn_(0.1)Ti_(1.8)P_3O_(12)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