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12-14页 |
| ·社区、养老设施、公共养老设施的定义 | 第12-13页 |
| ·老年人、老龄化社会的定义 | 第13页 |
| ·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 第14-1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 ·中国老龄化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6-18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8-20页 |
| ·资料收集 | 第18-19页 |
| ·案例研究 | 第19-20页 |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社区公共养老设施社会背景研究 | 第21-30页 |
| ·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第21-24页 |
| ·欧洲各地养老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第21-22页 |
| ·北美养老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第22-23页 |
| ·大洋洲养老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第23页 |
| ·亚洲养老模式的发展及现状——以日本为例 | 第23-24页 |
| ·我国公共养老设施的类型以及社会环境 | 第24-27页 |
| ·我国现有公共养老设施的类型归纳 | 第24-25页 |
| ·我国公共养老设施的社会环境 | 第25-27页 |
| ·对比国内外公共养老设施现状提出社区养老设施的模式 | 第27-28页 |
| ·社区养老方式的定义及必要性 | 第28-30页 |
| ·社区养老方式的定义 | 第28-29页 |
| ·社区养老方式的意义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社区公共养老设施的功能配置适老化设计 | 第30-46页 |
| ·社区公共养老设施中功能空间划分类型 | 第31-33页 |
| ·划分依据 | 第31页 |
| ·各功能空间的定义 | 第31-33页 |
| ·案例分析——功能配置分析 | 第33-39页 |
| ·法国的马坦库尔养老院 | 第33-35页 |
| ·西班牙的伯拉达市老年中心 | 第35-36页 |
| ·中国西藏拉萨城关区社会福利院 | 第36-39页 |
| ·老年人生活服务空间的配置要求 | 第39-42页 |
| ·老人居室空间 | 第39-40页 |
| ·起居室 | 第40-41页 |
| ·护理站 | 第41页 |
| ·公共浴室 | 第41-42页 |
| ·公共活动空间的配置要求 | 第42-43页 |
| ·公共餐厅 | 第42-43页 |
| ·公共活动空间 | 第43页 |
| ·其他空间的功能配置 | 第43-45页 |
| ·交通空间的功能配置 | 第43页 |
| ·保健康复空间的功能配置 | 第43-44页 |
| ·辅助服务空间的功能配置 | 第44-45页 |
| ·行政办公空间的功能配置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社区公共养老设施的细部适老化设计——以老年人的行为为线索 | 第46-70页 |
| ·环境行为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46-47页 |
| ·环境行为学 | 第46-47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47页 |
| ·老年人在社区公共养老设施中行为 | 第47-51页 |
| ·行为的定义 | 第47-48页 |
| ·老年人在社区公共养老设施中的行为分类 | 第48-49页 |
| ·以行为方式描述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49-51页 |
| ·以行为方式为线索描述社区公共养老设施中的适老化设计 | 第51-65页 |
| ·概述社区公共养老设施中的适老化设计 | 第51-53页 |
| ·生理行为中的适老化设计 | 第53-58页 |
| ·移动行为过程中的适老化设计 | 第58-63页 |
| ·交往与休闲行为中的适老化设计 | 第63-65页 |
| ·以行为为方式研究适老化设计的意义 | 第65-69页 |
| ·通用设计 | 第65-67页 |
| ·适老化设计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适老化设计中的通用设计理念 | 第67-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语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