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页 |
·陶瓷绘画研究现状分析 | 第9页 |
·意境营造研究现状分析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2 陶瓷绘画与笔墨意境概述 | 第11-20页 |
·陶瓷绘画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陶瓷绘画的概念 | 第11页 |
·陶瓷绘画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从早期纹饰到陶瓷绘画的出现 | 第12-13页 |
·笔墨与意境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笔墨的概念以及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 第13-15页 |
·意境的内涵以及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 第15-17页 |
·陶瓷绘画中的意境营造的范畴 | 第17-20页 |
3 陶瓷工艺的特殊性对笔墨与意境的影响 | 第20-25页 |
·陶瓷绘画中的笔墨运用 | 第20-22页 |
·陶瓷绘画中的运笔 | 第20-21页 |
·陶瓷绘画中的用料 | 第21-22页 |
·创作载体与意境的营造 | 第22-25页 |
·坯胎、料与釉的特殊性与意境的关系 | 第22-23页 |
·陶瓷造型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 | 第23-25页 |
4 笔墨于陶瓷绘画中意境的营造 | 第25-32页 |
·基于陶瓷绘画中意境的营造 | 第25-29页 |
·陶瓷绘画中的构图于意境的表现 | 第25-26页 |
·陶瓷绘画中实和虚的审美想象 | 第26-29页 |
·陶瓷绘画中诗书画印的同一性 | 第29-31页 |
·陶瓷绘画中笔墨与意境的互融 | 第31-32页 |
5 陶瓷绘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关系 | 第32-37页 |
·“陶符”—陶瓷与书画结合之缘起 | 第32页 |
·绘画艺术的引入及釉下彩的形成 | 第32-33页 |
·陶瓷绘画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的统一 | 第33-34页 |
·以磁州窑为代表的陶瓷绘画 | 第33-34页 |
·金代的书画艺术 | 第34页 |
·元代青花—陶瓷绘画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 第34-35页 |
·“浅绛彩”—中国绘画艺术在瓷器上的发扬广大 | 第35-37页 |
6 陶瓷绘画中笔墨运用与意境创作的思考与启示 | 第37-40页 |
7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件 | 第4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