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5页 |
·存在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政府债务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政府债务 | 第16页 |
·地方性政府债务 | 第16页 |
·县级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 | 第16-17页 |
2 地方性政府债务合理存在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地方性政府债务合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 | 第17页 |
·地方性政府债务合理存在的财政学依据 | 第17-18页 |
3 地方性政府债务的分类 | 第18-21页 |
·直接显性债务 | 第18-19页 |
·或有显性债务 | 第19-20页 |
·直接隐形债务 | 第20页 |
·或有隐形债务 | 第20-21页 |
4 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的估算方法 | 第21-26页 |
·财政收支赤字法 | 第21-23页 |
·直接账面法 | 第23-24页 |
·融资平台估算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A县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分析和债务可持续性评价 | 第26-32页 |
1 地方性政府债务的风险度量 | 第27-29页 |
·风险度量分析指标 | 第27-28页 |
·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分析 | 第28-29页 |
2 地方性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评价 | 第29-32页 |
·评价模型 | 第29-30页 |
·地方性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县级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32-42页 |
1 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举债能力增加 | 第32-33页 |
2 公共管理支出需求大幅增加,举债需求强烈 | 第33-35页 |
·城区环境得到改善 | 第33-34页 |
·工业园区得到了夯实 | 第34页 |
·社会事业得到了发展 | 第34页 |
·民生民本持续改善 | 第34-35页 |
3 债务依赖融资平台,债务隐蔽性较强 | 第35-36页 |
4 债务依赖土地经济增长,地产泡沫持续增大 | 第36-38页 |
5 偿债资金游离在外,债务偿还率低 | 第38-39页 |
6 债务来源多样化,债务监控难度加大 | 第39-40页 |
7 借债担保缺少经济法律保障,金融机构首当其冲 | 第40页 |
8 进入还债高峰期,偿债手段易引剧社会风险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化解县级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 第42-48页 |
1 健全投融资平台体系 | 第42页 |
2 转变土地经济在债务中的存在方式 | 第42-43页 |
3 适度提高地方性政府债务的透明度 | 第43-44页 |
4 建立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 第44-46页 |
·发行地方政府债务 | 第44页 |
·将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纳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 第44-45页 |
·建立债务偿还机制 | 第45-46页 |
5 提高地方性政府债务相关意识 | 第46-48页 |
·提高法律意识 | 第46页 |
·提高民本意识 | 第46-47页 |
·提高风险意识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