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密切关系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密切关系人的界定 | 第12-22页 |
·密切关系人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社会基础 | 第12-13页 |
·法律基础 | 第13-15页 |
·密切关系人的内涵 | 第15-18页 |
·密切关系人的外延 | 第18-21页 |
·基于血亲的密切关系人 | 第18-19页 |
·基于情感的密切关系人 | 第19-20页 |
·基于利益的密切关系人 | 第20-21页 |
·在刑法中确定密切关系人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3章 刑法中密切关系人的认定 | 第22-28页 |
·密切关系人成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分析 | 第22-24页 |
·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 第22页 |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 | 第22-23页 |
·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 | 第23-24页 |
·密切关系人的具体认定 | 第24-25页 |
·认定密切关系人应注意区分的其他情形 | 第25-28页 |
·应注意的冒充密切关系人受贿的情形 | 第26页 |
·密切关系人的斡旋受贿与受贿罪(斡旋受贿)的区别 | 第26-28页 |
第4章 密切关系人与其他关系人的区分 | 第28-31页 |
·密切关系人与特定关系人 | 第28-29页 |
·密切关系人与近亲属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