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 ·我国桂花四大品种群特点 | 第7-8页 |
| ·桂花病虫害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桂花常见真菌病害 | 第9页 |
| ·桂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9-10页 |
|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第2章 桂花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形态鉴定 | 第11-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 ·供试材料 | 第11-12页 |
|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第12页 |
|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12-13页 |
|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1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3-17页 |
| ·桂花叶斑病采集病叶上病原形态特征 | 第13-14页 |
| ·病叶上病原菌分离纯化后的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 ·桂花叶斑病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第15-17页 |
| 第3章 桂花叶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第17-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17-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 ·2 种方法提取病原菌 DNA 及 rDNA-ITS PCR 产物比较 | 第21页 |
| ·rDNA-ITS 区段的 PCR 产物测序结果 | 第21-22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2-24页 |
| 第4章 葡萄座腔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4-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不同 C 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5页 |
| ·不同 N 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6页 |
| ·不同 pH 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7-29页 |
| 第5章 葡萄座腔菌室内毒力测定 | 第29-33页 |
| ·9 种常用杀菌剂对 Botryospaeria dothidea 的抑菌测定 | 第29-30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9 种杀菌剂对 B. Dothidea 的抑菌效果 | 第30-31页 |
| ·9 种杀菌剂对 B. Dothidea 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31-32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2-3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38-39页 |
| 附录A 不同培养条件下 Botryospaeria dothidea 的菌落特征 | 第39-40页 |
| 附录B 不同杀菌剂对 Botryospaeria dothidea 的抑制效果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