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O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变化与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前言第11-22页
   ·活性污泥工艺与污泥膨胀问题第11-12页
   ·污泥膨胀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污泥膨胀的成因分析第12-14页
     ·污泥膨胀主要类型第14页
     ·污泥絮体存在形态及常见微生物第14-15页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污水水质第15-16页
     ·污泥负荷的影响第16页
     ·环境因素的影响第16-17页
   ·除磷工艺中污泥膨胀的发生及其控制措施第17-20页
     ·除磷工艺中污泥膨胀的发生第17-18页
     ·除磷工艺污泥膨胀控制措施第18-2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0-22页
2.试验材料与方案第22-26页
   ·试验装置第22页
   ·接种污泥与进水水质第22-23页
   ·检测指标和分析方法第23-25页
     ·常规水质指标的测定第23页
     ·EPS的提取与测定第23-24页
     ·污泥沉降性能的测定第24页
     ·丝状菌种类的鉴定第24页
     ·污泥密度的测定第24-25页
   ·试验方案第25-26页
     ·不同氮负荷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第25页
     ·进水基质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第25页
     ·温度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第25页
     ·A/O除磷系统与CAS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对比试验第25-26页
3.氮负荷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26-34页
   ·研究目的第26页
   ·试验条件控制第26-27页
     ·运行条件第26页
     ·进水水质第26-27页
   ·试验结果第27-32页
     ·氮负荷对SVI的影响第27-28页
     ·氮负荷对EPS的影响第28-29页
     ·氮负荷对除磷率和COD的影响第29-30页
     ·氮负荷对丝状菌种群的影响第30-32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2-34页
4.进水基质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34-42页
   ·研究目的第34页
   ·试验条件控制第34-35页
     ·运行条件第34页
     ·进水水质第34-35页
   ·试验结果第35-40页
     ·进水基质对SVI的影响第35页
     ·进水基质对EPS的影响第35-37页
     ·进水基质对污泥密度的影响第37-38页
     ·进水基质对丝状菌种群的影响第38-39页
     ·进水基质对除磷率和COD的影响第39-40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0-42页
5.温度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42-51页
   ·研究目的第42页
   ·试验条件控制第42-43页
     ·运行条件第42-43页
     ·进水水质第43页
   ·试验结果第43-49页
     ·不同温度对EPS的影响第43-45页
     ·不同温度对丝状菌种群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温度对污泥密度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温度对除磷效率的影响第48-49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9-51页
6.A/O除磷系统与CAS系统的对比试验第51-59页
   ·研究目的第51页
   ·试验条件控制第51-52页
     ·运行条件第51页
     ·进水水质第51-52页
   ·试验结果第52-57页
     ·不同运行方式对SVI的影响第52页
     ·不同运行方式对EPS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运行方式对污泥密度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运行方式对丝状菌种群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运行方式对除磷率和COD的影响第55-57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59页
7.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氮负荷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第59页
     ·进水基质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59页
     ·温度对除磷系统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59页
     ·A/O 除磷系统与CAS系统的对比试验第59-60页
   ·建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PM2.5以及降水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研究
下一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