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2. 药物与实验器材 | 第13-14页 |
·药物 | 第13页 |
·实验器材 | 第13-14页 |
3. 实验分组与处理 | 第14-19页 |
·实验分组 | 第14页 |
·实验动物的处理 | 第14-1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9-27页 |
1、大鼠脑立体定位手术结果 | 第19-20页 |
2、CPA的建立、消退及重建结果 | 第20-24页 |
·CPA的建立 | 第20-22页 |
·CPA的消退 | 第22-24页 |
3、大鼠伏隔核壳区透析液中DA及DOPAC在不同时间点变化情况 | 第24-27页 |
·多巴胺浓度(%基线值)的变化 | 第24-25页 |
·DOPAC浓度(%基线值)的变化 | 第25-27页 |
4、组织学认定结果 | 第27页 |
讨论 | 第27-34页 |
1、微透析时间点的选择 | 第27-29页 |
2、CPA建立与DA/DOPAC | 第29-31页 |
3、CPA消退与DA/DOPAC | 第31-33页 |
4、CPA重建与DA/DOPAC | 第33页 |
5、物质依赖的非多巴胺机制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综述:阿片类物质依赖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42-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