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及其建议研究--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一、绪论 | 第11-28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3页 |
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3. 社会救助理论 | 第24-25页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5-2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二、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28-35页 |
(一)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31页 |
(二)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现状 | 第31-35页 |
1. 保障对象方面 | 第31-32页 |
2. 保障标准方面 | 第32-33页 |
3. 资金筹措和发放方面 | 第33页 |
4. 管理机制方面 | 第33-34页 |
5. 低保配套措施方面 | 第34-35页 |
三、湖南省新化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过程 | 第35-43页 |
(一) 新化县“农村低保”状况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 第35-38页 |
1. 年龄结构 | 第35-36页 |
2. 家庭规模结构 | 第36页 |
3. 健康状况 | 第36页 |
4. 受教育程度 | 第36-37页 |
5. 家庭收入情况 | 第37页 |
6. 家庭支出情况 | 第37-38页 |
(二) 新化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过程 | 第38-43页 |
1. 低保对象的选取 | 第38-39页 |
2. 保障标准的确定 | 第39-40页 |
3. 低保资会的筹集和发放 | 第40-41页 |
4. 低保制度的管理 | 第41-43页 |
四、湖南省新化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一) 取得的成效 | 第43-45页 |
1. 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 第43-44页 |
2.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 第44-45页 |
3. 奠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 第45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45-51页 |
1. 农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认知程度低 | 第45-46页 |
2. 低保对象的选取缺乏公正性 | 第46-47页 |
3. 低保资金的来源不足 | 第47-48页 |
4. 低保机构和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 | 第48-49页 |
5. 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49-50页 |
6. 缺少相应的低保配套措施 | 第50-51页 |
五、完善湖南省新化县“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一)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认知度 | 第51页 |
(二) 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动态管理 | 第51-52页 |
(三) 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障充足的资金 | 第52-53页 |
(四) 设置完备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 | 第53页 |
(五) 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