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导言第7-13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第11-12页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内涵概述第13-17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3-15页
  一、网络环境的涵义第13页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第13页
  三、制度及其功能第13-15页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15-17页
  一、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16页
  二、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16页
  三、有利于深入开展纠风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现状第17-30页
 第一节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第17-21页
  一、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网民参政议政已成风气第18页
  二、电子政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第18-20页
  三、网络舆论日益高涨,网络监督成新形式第20-21页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优点第21-24页
  一、直接性第21-22页
  二、平等性第22-23页
  三、高效化第23-24页
  四、费用廉价性第24页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一、评议主体和被评议对象存在信息不对称第24-26页
  二、主要领导重视不够,态度有失偏颇第26页
  三、公众被动参与、形式参与和参与积极性的问题和思考第26-27页
  四、网络技术和评估系统软件的局限第27-28页
  五、对投诉的问题调查的不够及时,缺乏监督时效第28页
  六、有的被评单位过分看重评议排名先后第28-30页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存在问题的制度分析第30-38页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制度理念缺失第30-32页
  一、“官本位”思想的限制第30页
  二、结果为本观念的缺失第30-31页
  三、重在整改观念的缺失第31-32页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体系不完善第32-33页
  一、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制度体系不规范第32页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制度安排不全面第32-33页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运行中的障碍第33-38页
  一、传统绩效管理制度观念阻碍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实施第33-35页
  二、信息与公开制度不完备第35页
  三、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第35-36页
  四、评议指标单一且标准不统一第36-38页
第四章 解决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问题的制度对策第38-49页
 第一节、树立科学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理念第38-40页
  一、树立结果为本的绩效观第38页
  二、纠、评、建相统一,注重实效第38-40页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制度体系第40-43页
  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第40-41页
  二、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主体第41-42页
  三、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第42-43页
 第三节 保障网络环境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的运行第43-49页
  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第43-44页
  二、加强管理,建立纠风工作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第44-46页
  三、建立科学的评议过程体系第46-47页
  四、完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一、参考书目第50-51页
 二、论文类第51-53页
 三、互联网资源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政体制下非裔美国人选举权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的全面现代化战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