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 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冷涡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10-11页 |
·冷涡中小尺度系统研究 | 第11-12页 |
3 冷涡背景连续降雹特征研究 | 第12-15页 |
·冷涡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统计分析 | 第12-13页 |
·冷涡与强对流 | 第13页 |
·连续降雹特征研究 | 第13-15页 |
4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统计分析 | 第16-28页 |
1 引言 | 第16页 |
2 冷涡特征分析 | 第16-18页 |
·冷涡的定义 | 第16-17页 |
·冷涡生命期的定义 | 第17页 |
·冷涡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冷涡生命史特征 | 第18页 |
3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降雹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定义 | 第18-19页 |
·京津冀地区降雹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4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特征统计分析 | 第20-26页 |
·连续降雹日变化特征 | 第20页 |
·连续降雹空间分布特征 | 第20-21页 |
·冷涡背景下连续降雹个例挑选 | 第21-22页 |
·连续降雹与冷涡的生命史及发展阶段关系 | 第22-23页 |
·连续降雹与冷涡中心的距离关系 | 第23页 |
·冷涡对连续降雹的影响分类 | 第23-24页 |
·连续降雹与冷涡移动关系 | 第24-26页 |
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发生前环境场分析 | 第28-39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资料和方法 | 第28页 |
3 降雹型冷涡与非降雹型冷涡环境条件对比分析 | 第28-38页 |
·大尺度环流背景 | 第28-31页 |
·物理量条件分析 | 第31-33页 |
·热动力条件 | 第33-36页 |
·对流参数的对比 | 第36-37页 |
·建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中尺度概念模型 | 第37-3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深厚冷涡与浅薄冷涡背景下连续降雹的对比分析 | 第39-50页 |
1 引言 | 第39页 |
2 深厚冷涡与浅薄冷涡的结构模型 | 第39-41页 |
3 物理量分析 | 第41-44页 |
·水汽通量散度、水汽通量、涡度 | 第41-43页 |
·不稳定能量分析 | 第43-44页 |
4 触发机制 | 第44-45页 |
5 冰雹天气发生前对流参数分析及对比分析 | 第45-49页 |
·对流参数选取 | 第45页 |
·对流参数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盒须图分析 | 第46-49页 |
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两个连续降雹过程对比分析 | 第50-70页 |
1 引言 | 第50页 |
2 两个连续冰雹天气过程的天气概况 | 第50-51页 |
3 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 | 第51-55页 |
·大尺度环流背景 | 第51-53页 |
·急流作用 | 第53-55页 |
4 冰雹成因分析 | 第55-62页 |
·热力条件分析 | 第55-58页 |
·动力条件分析 | 第58-61页 |
·水汽条件分析 | 第61-62页 |
5 中小尺度特征分析 | 第62-69页 |
·卫星资料特征分析 | 第62-65页 |
·雷达资料分析 | 第65-67页 |
·探空资料分析 | 第67-69页 |
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