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检测新鲜桔子叶中重金属元素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重金属检测方法 | 第8-10页 |
| ·物质成分重金属检测方法 | 第8-10页 |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 第10页 |
| ·LIBS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固体样品的应用 | 第10-11页 |
| ·液体样品的应用 | 第11-12页 |
| ·气体样品的应用 | 第12页 |
| ·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12-13页 |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 ·等离子体的概念 | 第15页 |
|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 | 第15-16页 |
| ·等离子体辐射 | 第16-17页 |
|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 第17页 |
| ·蒸发特性 | 第17页 |
| ·激发特性 | 第17页 |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17-21页 |
| ·外标法 | 第18页 |
| ·内标法 | 第18-19页 |
| ·强度归一化法 | 第19页 |
| ·自由定标法 | 第19-20页 |
|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装置搭建与试验条件优化 | 第22-32页 |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装置搭建及其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 ·LIBS 实验装置搭建 | 第22-23页 |
| ·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 第23-25页 |
| ·激光器 | 第23-24页 |
| ·光谱仪 | 第24页 |
| ·激光脉冲能量计 | 第24页 |
| ·数字脉冲延时器 | 第24页 |
| ·样品旋转台 | 第24-25页 |
| ·收光系统 | 第25页 |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试验条件优化 | 第25-31页 |
| ·延时时间特性 | 第25-27页 |
| ·激光能量特性 | 第27-29页 |
| ·重复频率特性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应用 LIBS 分析新鲜桔子叶中的重金属元素 | 第32-44页 |
| ·实验样品制备 | 第32-33页 |
| ·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选定 | 第33-35页 |
| ·火焰式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实际含量 | 第35-3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 ·试样的前处理及制备 | 第35-36页 |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 ·桔子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 第37-43页 |
| ·对数法定量分析铬元素 | 第37-38页 |
| ·强度比定量分析铜元素 | 第38-39页 |
| ·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铅元素 | 第39-43页 |
| ·LIBS 原始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 第40页 |
| ·光谱区间的选择 | 第40-41页 |
| ·校正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44页 |
| ·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