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选题目的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思想源流 | 第13-2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 第13-14页 |
·毛泽东等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 第14-16页 |
·邓小平等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 第16页 |
·江泽民等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 第16-18页 |
·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非马克思主义源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第20-26页 |
·战略的提出及定位:五个统筹之首(2002-2003) | 第20-21页 |
·战略的理论升华:“两个趋向”论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2004) | 第21页 |
·战略实践的展开: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2007) | 第21-23页 |
·提出长远目标: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体制机制(2007-2009) | 第23-24页 |
·战略实施的全面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010- )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 第26-32页 |
·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 第26-27页 |
·重点在“三农”问题的解决 | 第27-28页 |
·指导方针在于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 第28-29页 |
·关键在于形成长效体制机制 | 第29-30页 |
·目标在于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践及启示 | 第32-38页 |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成都实践 | 第32-35页 |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 第32-34页 |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路径 | 第34页 |
·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 第34-35页 |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践启示 | 第35-38页 |
·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全局理念,系统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 第35页 |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维护和保障城乡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35-36页 |
·注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36页 |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制度建设,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 第36页 |
·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角色,坚持政府和市场作用互补原则 | 第36-37页 |
·坚持农地产权改革,形成土地有效流转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第37页 |
·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