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研究--以枣阳市为例

图表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第11-17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20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5页
   ·相关概念第20-21页
     ·小城镇相关概念第20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相关概念第20-21页
   ·理论基础第21-25页
     ·适度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第21-2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城乡统筹论第23页
     ·弹性理论第23-24页
     ·土地供求理论第24-25页
3 建设指标管理的内涵、标准、原则和方法第25-32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内涵第25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定义第25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程序第25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标准第25-28页
     ·县城建设用地标准第26-27页
     ·镇建设用地标准第27-28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原则第28-29页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原则第28-29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9页
     ·统筹安排原则第29页
     ·公众参与原则第29页
   ·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方法第29-32页
     ·历史趋势法第29-30页
     ·经济增长法第30页
     ·比较择优法第30页
     ·综合平衡法第30-32页
4 上轮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失灵"分析——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第32-39页
   ·湖北省枣阳市概况第32-33页
     ·区位和社会经济概况第32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32-33页
   ·上轮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的实施情况和问题分析第33-35页
     ·上轮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的实施情况第33-34页
     ·上轮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实施的问题分析第34-35页
   ·指标管理"失灵"分析第35-39页
     ·依据标准的局限性导致"失灵"第35-36页
     ·规划的"刚性"和市场的"弹性"矛盾导致"失灵"第36-37页
     ·"土地财政"导致"失灵"第37-38页
     ·部门利益不一致导致"失灵"第38页
     ·权责不对称导致"失灵"第38-39页
5 本轮规划中枣阳市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实践和改进建议第39-55页
   ·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弹性预测第39-46页
     ·人口的弹性预测第39-42页
     ·建设用地预测第42-46页
   ·对枣阳市建设用地指标数量配置进行弹性管理第46-48页
     ·建立建设用地指标调控体系第46-47页
     ·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弹性管理第47-48页
   ·对枣阳市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进行弹性管理第48-51页
     ·建立指标预留区第48页
     ·指标预留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衔接第48-51页
   ·进行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尝试第51-55页
     ·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枣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第52-53页
     ·对枣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建议第53-55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研究结论第55-56页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以武汉市远城区为例
下一篇: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T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