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冲突治理研究--以防城港市征地冲突为考察对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问题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7-21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1-30页 |
·农地流转的概念、类型和方式 | 第21-23页 |
·农村土地 | 第21页 |
·农地流转的概念 | 第21-22页 |
·农地流转的类型 | 第22页 |
·农地流转的方式 | 第22-23页 |
·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冲突理论与农地冲突 | 第23-27页 |
·治理理论与农地流转冲突治理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农地流转冲突的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冲突的类型与特点 | 第30-35页 |
·农地流转冲突的类型 | 第30-34页 |
·农地流转冲突的特点 | 第34-35页 |
·农地流转冲突的成因分析 | 第35-36页 |
·征地补偿偏低 | 第35页 |
·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 | 第35页 |
·沟通渠道不畅 | 第35-36页 |
·利益相争 | 第36页 |
·农地流转冲突治理的现状 | 第36-40页 |
·针对农地流转冲突的治理现状 | 第36-38页 |
·针对农地流转冲突治理评价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防城港市农地流转冲突治理的实证研究 | 第40-53页 |
·调查样本与方法介绍 | 第40-41页 |
·防城港市概况 | 第40-41页 |
·调查样本 | 第41页 |
·调查方法 | 第41页 |
·防城港市农地流转现状 | 第41-44页 |
·农地流转概况 | 第41-44页 |
·农地流转的特点 | 第44页 |
·防城港市农地流转冲突的现状 | 第44-51页 |
·征地冲突的案例 | 第45-47页 |
·其他农地流转冲突案例 | 第47-48页 |
·农地流转冲突的原因 | 第48-50页 |
·农地流转冲突的影响 | 第50-51页 |
·防城港市农地流转冲突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冲突治理主体有限 | 第51页 |
·冲突预防和控制效果不佳 | 第51-52页 |
·冲突治理透明度不高 | 第52页 |
·冲突治理的方法不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农地流转冲突的治理对策 | 第53-63页 |
·实现冲突治理主体多元化 | 第53-58页 |
·地方政府 | 第53-55页 |
·农民自治组织 | 第55-56页 |
·用地单位 | 第56-57页 |
·农户 | 第57-58页 |
·完善制度安排 | 第58-59页 |
·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 | 第58-59页 |
·改进社会分工制度 | 第59页 |
·创新就业制度 | 第59页 |
·治理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 | 第59-61页 |
·硬权力 | 第60页 |
·软权力 | 第60-61页 |
·完善冲突治理机制 | 第61-63页 |
·构建冲突预警机制 | 第61页 |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 第61-62页 |
·完善冲突解决机制 | 第62页 |
·建立冲突治理反馈机制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件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