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工业纯铝表面离子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铝及铝合金 | 第10-11页 |
·铝及铝合金的概述 | 第10页 |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和应用 | 第10-11页 |
·铝合金的摩擦磨损及腐蚀 | 第11-15页 |
·铝合金的摩擦磨损 | 第12-13页 |
·铝合金的腐蚀 | 第13-14页 |
·铝合金耐磨耐腐蚀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 | 第15-20页 |
·电化学/化学处理 | 第15-17页 |
·离子束处理 | 第17-19页 |
·激光表面强化 | 第19-20页 |
·热喷涂 | 第20页 |
·等离子体渗氮 | 第20-23页 |
·等离子体的概念及分类 | 第21页 |
·等离子体渗氮简介 | 第21-23页 |
·铝及铝合金的等离子体渗氮 | 第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实验材料及试样处理方法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试样前处理 | 第26页 |
·实验设备与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等离子体渗氮装置 | 第26-27页 |
·采用NH_3作为渗氮气体 | 第27页 |
·采用N_2+Ar作为渗氮气体 | 第27页 |
·测试方法 | 第27-30页 |
·渗氮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及形貌测试 | 第27-28页 |
·耐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28页 |
·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第3章 等离子体渗氮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40页 |
·渗氮层(NH_3)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4页 |
·渗氮层厚度及元素分析 | 第31页 |
·相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表面及截面形貌 | 第32-34页 |
·渗氮层(N_2+Ar)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38页 |
·渗氮层厚度及元素分析 | 第35页 |
·相组成分析 | 第35-36页 |
·表面及截面形貌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渗氮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0-50页 |
·摩擦磨损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40页 |
·渗氮层(NH_3)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0-45页 |
·摩擦系数 | 第40-42页 |
·磨损性能 | 第42-43页 |
·磨痕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渗氮层(N_2+Ar)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5-49页 |
·摩擦系数 | 第45-46页 |
·磨损性能 | 第46-48页 |
·磨痕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渗氮层的腐蚀性能 | 第50-66页 |
·渗氮层在雨水中的腐蚀性能 | 第51-56页 |
·电化学极化行为 | 第51-53页 |
·腐蚀形貌分析 | 第53-55页 |
·腐蚀失重实验 | 第55-56页 |
·渗氮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 第56-64页 |
·电化学极化行为 | 第56-59页 |
·腐蚀形貌分析 | 第59-63页 |
·腐蚀失重实验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