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北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 第12-16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12-13页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13-14页 |
·土壤生物指标 | 第14-16页 |
·土壤微生物 | 第14-15页 |
·土壤酶活性 | 第15-16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1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性的影响 | 第18-21页 |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第18-19页 |
·土壤持水性能 | 第19-21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 第23页 |
·土壤碱解氮和无机氮 | 第23-24页 |
·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 第24-25页 |
·土壤养分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 第25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 第25-26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组成 | 第26-27页 |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27-28页 |
·不同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5-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