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第8-15页 |
·国外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第8-12页 |
·国内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18-34页 |
·城市导向设计 | 第18-24页 |
·城市导向设计的概念 | 第18-19页 |
·城市导向设计的分类 | 第19-22页 |
·城市导向设计的功能 | 第22-24页 |
·汉字的起源及导向设计中的字体分类 | 第24-34页 |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 第24-29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字体类型 | 第29-34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导向设计中的汉字应用状况调查和分析 | 第34-49页 |
·我国城市导向设计中的汉字应用优势分析 | 第34-38页 |
·汉字的形与意创造民族的风格 | 第34-35页 |
·汉字的造型美学表现文化的意象 | 第35-38页 |
·我国城市导向设计中的汉字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9页 |
·文字信息分布混乱 | 第38-40页 |
·字体类型的不规范和过分统一 | 第40-42页 |
·文字编排欠缺功能性考虑 | 第42-43页 |
·字体设计缺少趣味性 | 第43-44页 |
·字体的色彩、材质需要科学规划 | 第44-46页 |
·文字表现形式的单一 | 第46-47页 |
·缺少相应管理和维护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汉字应用 | 第49-79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原则 | 第49-54页 |
·功能性与艺术性 | 第49-51页 |
·易读性与趣味性 | 第51-53页 |
·继承、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 第53-54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 第54-57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字体编排 | 第57-62页 |
·中文字体的编排 | 第57-60页 |
·中英文字体的混合编排 | 第60-62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代码化 | 第62-63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字体材质 | 第63-66页 |
·平面形态的材质 | 第63-64页 |
·立体形态的材质 | 第64-65页 |
·字体材质的设计原则 | 第65-66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字体色彩 | 第66-68页 |
·对比色系 | 第66-67页 |
·邻近色系 | 第67-68页 |
·传统导向标识形式及字体设计的借鉴 | 第68-74页 |
·招幌的形式借鉴 | 第68-69页 |
·剪纸窗花的形式借鉴 | 第69-71页 |
·瓦当的形式借鉴 | 第71-73页 |
·年画字的形式借鉴 | 第73-74页 |
·城市导向设计中跨越空间的字体表现 | 第74-79页 |
·墙面空间的字体表现 | 第74-76页 |
·地面空间的字体表现 | 第76-77页 |
·顶面空间的字体表现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国内城市导系统的设计实践 | 第79-90页 |
·设计实践——宁波植物园导向系统设计方案 | 第79-90页 |
·项目介绍 | 第79-80页 |
·设计前期分析 | 第80-81页 |
·方案概述 | 第81-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