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消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消毒效果考察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综述 | 第11-25页 |
| ·化学消毒剂的不足 | 第11-13页 |
| ·含有氯的消毒剂 | 第11-12页 |
| ·含有溴的消毒剂 | 第12页 |
| ·无机消毒剂 | 第12-13页 |
| ·中药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芳香化湿作用 | 第13页 |
| ·清热解毒作用 | 第13-14页 |
| ·芳香化湿和清热解毒协同作用 | 第14页 |
| ·透表作用 | 第14页 |
| ·中药消毒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 第14-16页 |
| ·苯丙素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 ·醌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萜类和挥发油 | 第15页 |
| ·三萜及其苷类 | 第15-16页 |
| ·生物碱类 | 第16页 |
| ·抗菌中草药的选择 | 第16-2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 | 第16-17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 | 第17-21页 |
| ·消毒剂处方组成及其作用分析 | 第21-25页 |
| ·处方组成 | 第21页 |
| ·功能主治 | 第21页 |
| ·处方分析 | 第21-22页 |
| ·处方中各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第22-25页 |
| 第2章 中药消毒剂的处方设计及提取工艺优化 | 第25-37页 |
| ·处方设计及剂型选择 | 第25-29页 |
| ·药材选择 | 第25-28页 |
| ·配比选择试验 | 第28-29页 |
| ·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9-35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9-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 ·最佳工艺验证 | 第35-37页 |
| 第3章 消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45页 |
| ·消毒剂的制备 | 第37页 |
| ·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38页 |
| ·辅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8页 |
|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8-45页 |
| ·名称 | 第38页 |
| ·处方 | 第38页 |
| ·制法 | 第38-39页 |
| ·性状 | 第39页 |
| ·喷雾剂质量评价 | 第39页 |
|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9-45页 |
| 第4章 消毒剂消毒效果考察 | 第45-55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5-47页 |
| ·试剂 | 第45-46页 |
| ·仪器 | 第46-47页 |
| ·菌种 | 第47页 |
| ·动物 | 第47页 |
| ·方法 | 第47-51页 |
| ·细菌繁殖体菌悬液的制备 | 第47-48页 |
| ·白色念珠菌悬液的制备 | 第48页 |
| ·悬菌定量杀菌试验 | 第48-49页 |
| ·中和剂鉴定试验 | 第49页 |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49-50页 |
| ·皮肤刺激试验 | 第50页 |
| ·眼刺激试验 | 第50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50页 |
| ·腐蚀试验 | 第50-51页 |
| ·结果 | 第51-55页 |
| ·中和剂选择试验结果 | 第51页 |
| ·杀菌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 ·急毒性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 第53页 |
| ·眼刺激试验结果 | 第53页 |
| ·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 ·腐蚀试验结果 | 第54-55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