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串联补偿线路故障检测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串联补偿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 第10-14页 |
| ·行波法 | 第10-11页 |
| ·故障分析法 | 第11-12页 |
| ·阻抗法 | 第12-14页 |
| ·智能化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2 串联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5-21页 |
| ·串联补偿装置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串联补偿电容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 第16-19页 |
| ·串联补偿电容装置的基本接线 | 第16-17页 |
| ·降低电压降落 | 第17-18页 |
| ·提高输送功率 | 第18页 |
| ·提高系统稳定性 | 第18-19页 |
| ·显著的经济效益 | 第19页 |
| ·串联补偿装置的过电压保护 | 第19-20页 |
| ·串联补偿装置的规模 | 第20页 |
| ·补偿度的选择 | 第20页 |
| ·补偿装置额定电流的确定原则 | 第20页 |
| ·补偿地点的确定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串联补偿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 | 第21-29页 |
| ·相模变换 | 第21-23页 |
| ·相模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卡伦堡变换的数学表达 | 第22-23页 |
| ·故障定位算法 | 第23-27页 |
| ·假设故障点发生在f_1点 | 第24-25页 |
| ·假设故障点发生在f_2点 | 第25-26页 |
| ·真伪根的判别 | 第26-27页 |
| ·输电线路故障的判相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4 基于神经网络的串联补偿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研究 | 第29-41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9-34页 |
| ·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30页 |
| ·神经元结构模型 | 第30-32页 |
|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分类 | 第32-34页 |
|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34-38页 |
|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BP神经网络算法 | 第35-36页 |
| ·BP算法的缺陷与改进 | 第36-37页 |
| ·BP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37-38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串联补偿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5 基于神经网络和微分方程模型的故障测距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41-54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仿真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 ·基于神经网络和微分方程测距法的仿真 | 第42-53页 |
| ·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42-43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