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安有效组份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简写词表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2页 |
·主要实验试剂与药品 | 第12-15页 |
·主要药品 | 第13-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2 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15-19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5页 |
·麻醉方法 | 第15页 |
·模型制备 | 第15-16页 |
·给药方法 | 第16页 |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MMC组 | 第16页 |
·青光安有效组分1~4组 | 第16页 |
·常规检查 | 第16-17页 |
·眼压测量 | 第16页 |
·滤过泡及并发症的观察 | 第16-17页 |
·病理组织取材及切片的制作 | 第17-19页 |
·取材与固定 | 第17页 |
·苏木素-伊红染色 | 第17页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17-18页 |
·结果判定 | 第1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9-25页 |
1 青光眼术后的常规检查结果 | 第19-21页 |
·术后兔全身一般情况和眼压 | 第19-20页 |
·滤过泡形成情况 | 第20-21页 |
·并发症 | 第21页 |
·组织病理性观察 | 第21页 |
2 M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1-23页 |
3 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5-3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1 结论 | 第30页 |
2 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件1:附图 | 第34-39页 |
综述:青光眼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3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