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保全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我国财产保全制度一般原理 | 第11-18页 |
(一) 财产保全制度的演变 | 第11-12页 |
(二) 财产保全制度的法律性质 | 第12-15页 |
1、便利判决执行说 | 第12-13页 |
2、权益担保说 | 第13页 |
3、临时救济说 | 第13-15页 |
(三) 财产保全制度的特征 | 第15-16页 |
1、临时性 | 第15页 |
2、紧急性 | 第15页 |
3、附属性 | 第15页 |
4、秘密性 | 第15-16页 |
(四) 财产保全制度的价值 | 第16-18页 |
1、维护司法正义 | 第16页 |
2、保护债权人实体权利 | 第16-17页 |
3、促进民事纠纷顺利解决 | 第17-18页 |
二、财产保全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8-27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财产保全制度 | 第18-21页 |
1、英国的禁令禁止制度 | 第18-19页 |
2、美国的判决前救济制度 | 第19-21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财产保全制度 | 第21-24页 |
1、德国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21-22页 |
2、日本的民事保全制度 | 第22-23页 |
3、法国的财产保全制度 | 第23-24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财产保全制度 | 第24页 |
(四) 考察结论 | 第24-27页 |
1、程序设计简易、注重效率 | 第25页 |
2、法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 第25页 |
3、注重保障程序的构建 | 第25-27页 |
三、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一)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现状 | 第27-28页 |
1、财产保全 | 第27页 |
2、诉前责令停止侵害 | 第27页 |
3、海事强制令和海事请求保全 | 第27-28页 |
(二)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缺陷 | 第28-31页 |
1、启动程序方面的不足 | 第28-30页 |
2、程序救济机制方面的不足 | 第30-31页 |
(三) 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1、法律传统方面 | 第31页 |
2、立法技术方面 | 第31-32页 |
3、理论研究方面 | 第32页 |
4、历史发展方面 | 第32页 |
5、法官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四、完善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建议 | 第33-38页 |
(一) 立法向当事人主义转变 | 第33-34页 |
(二) 扩大财产保全的范围 | 第34-35页 |
(三) 增加财产保全措施 | 第35-36页 |
(四) 明确紧急情形 | 第36页 |
(五) 完善财产保全救济机制 | 第36-37页 |
(六) 完善财产保全裁定生效方式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