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3、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一、“劳动”与“劳动辩证法” | 第14-23页 |
| (一) 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概念 | 第14-19页 |
| (二) 劳动辩证法思想中的“辩证法” | 第19-20页 |
| (三) 劳动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 第20-23页 |
|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扬弃 | 第23-35页 |
| (一)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逻辑路径 | 第23-29页 |
| (二)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扬弃 | 第29-35页 |
| 三、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辩证法思想 | 第35-44页 |
| (一) 劳动与人、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 | 第35-37页 |
| (二) 异化劳动理论 | 第37-40页 |
| (三) 劳动与资本的辩证关系 | 第40-42页 |
| (四) 分工 | 第42-44页 |
| 四、马克思劳动辩证法思想的启示 | 第44-49页 |
| (一)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 第44-46页 |
| (二) 劳动辩证法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46-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