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导向及其制度创新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三维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一)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缘起:由“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如何更精准的选出优秀干部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3、用人导向的表述演进 | 第14-19页 |
(三) 研究焦点与创新尝试 | 第19-20页 |
1、本文研究的焦点与关键问题 | 第19页 |
2、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四) 研究框架及路径 | 第20-22页 |
1、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0页 |
2、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案例简介 | 第21-22页 |
一、用人导向及其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一) 用人导向的功能 | 第22-24页 |
1、政治录用的导向 | 第22-23页 |
2、领导干部培养的导向 | 第23-24页 |
(二) 用人导向及其制度创新的三维分析框架 | 第24-26页 |
1、价值引领的分析维度 | 第24页 |
2、能力为先的分析维度 | 第24-25页 |
3、示范带动的分析维度 | 第25-26页 |
二、“价值引领”维度的分析 | 第26-31页 |
(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第26-27页 |
1、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 | 第26-27页 |
2 、选拔品德高尚的干部 | 第27页 |
(二) 政治坚定,作风可靠 | 第27-29页 |
1、选拔政治立场坚定的干部 | 第28页 |
2 、选拔行为作风可靠的干部 | 第28-29页 |
(三) 一心为民,埋头苦干 | 第29-31页 |
1、选拔坚持忠于人民利益的干部 | 第29页 |
2、选拔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干部 | 第29-31页 |
三、“能力为本”维度的分析 | 第31-37页 |
(一) 目标确切,专业对口 | 第31-32页 |
1、选拔需要的干部 | 第31-32页 |
2、选拔专业水平高的干部 | 第32页 |
(二)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 第32-34页 |
1、选拔想干事的干部 | 第33页 |
2、选拔能干事的干部 | 第33-34页 |
3、选拔干成事的干部 | 第34页 |
(三) 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 第34-37页 |
1、打破地域局限 | 第35页 |
2、扩大干部交流 | 第35-37页 |
四、“示范带动”维度的分析 | 第37-43页 |
(一) 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 第37-38页 |
1、让能干事者有机会 | 第37-38页 |
2、让干成事者有舞台 | 第38页 |
(二) 重视基层,鼓励创新 | 第38-40页 |
1、选拔基层一线的干部 | 第39页 |
2、选拔艰苦地区的干部 | 第39-40页 |
3、选拔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干部 | 第40页 |
(三) 坚持原则,为人正派 | 第40-43页 |
1、选拔原则性强的干部 | 第41页 |
2、选拔为人正派的干部 | 第41-43页 |
五、选任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43-45页 |
(一) “德”的考察:明确细则,划定刻度 | 第43-44页 |
1、目前对于“德”缺乏明确的合格标准 | 第43页 |
2、建议推出专门考察“德”的标准体系 | 第43-44页 |
(二) “才”的考察:统一施行,建立模型 | 第44-45页 |
1、目前对于“才”缺乏科学量化测评 | 第44页 |
2、建议发展对“才”专门测评的能力模型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著作类 | 第46-47页 |
文件、期刊类 | 第47-48页 |
报纸、网络类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