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推覆及其损伤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页 |
·框架结构 | 第12-15页 |
·框架结构的特点与类型 | 第13页 |
·框架的受力特点 | 第13-14页 |
·框架结构的布置 | 第14-15页 |
·框架结构抗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 | 第17-20页 |
·框架结构房屋整体震害 | 第17-18页 |
·框架结构构件震害现象 | 第18-20页 |
·工程抗震分析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20-21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损伤力学基础 | 第24-41页 |
·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24-28页 |
·损伤变量与热力学状态变量 | 第24-26页 |
·状态函数与损伤本构关系 | 第26-27页 |
·损伤演变方程 | 第27-28页 |
·耗散势与正交法则 | 第28页 |
·混凝土损伤现象及损伤机理 | 第28-30页 |
·损伤的宏观实验现象 | 第28-29页 |
·混凝土的损伤机理 | 第29-30页 |
·经典损伤分类 | 第30-36页 |
·各向同性损伤 | 第31-33页 |
·各向异性损伤 | 第33-35页 |
·材料损伤本构方程 | 第35-36页 |
·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 | 第36-39页 |
·洛兰德(Loland)损伤模型 | 第36-37页 |
·马扎斯(Ma ars)损伤模型 | 第37页 |
·西多霍夫(Sidoroff)损伤模型 | 第37-38页 |
·指数损伤模型 | 第38-39页 |
·几种损伤模型 | 第39页 |
·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41-47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研究对象和工程简介 | 第41页 |
·主要材料 | 第41-42页 |
·框架特性分析模型 | 第42-46页 |
·框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42页 |
·模态分析理论 | 第42-43页 |
·求解模态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框架结构的振动特性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7-62页 |
·概述 | 第47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47-49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及假定 | 第47-48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第48-49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 | 第49页 |
·能力谱方法 | 第49-57页 |
·能力谱方法基本思想和假设条件 | 第50页 |
·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 第50-52页 |
·能力谱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52-53页 |
·能力谱转换 | 第53-54页 |
·反应谱转换 | 第54-57页 |
·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7-61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能力曲线和能力谱 | 第58-59页 |
·抗震性能评估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框架结构静力推覆下的损伤分析 | 第62-74页 |
·概述 | 第62页 |
·一般的弹性损伤理论 | 第62-67页 |
·不可逆热力学 | 第62-63页 |
·损伤演化方程 | 第63-64页 |
·实用的混凝土损伤模型 | 第64-65页 |
·本文模型的计算程序编制方法 | 第65-67页 |
·框架结构考虑损伤静力推覆分析 | 第67-73页 |
·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67-68页 |
·损伤参数的确定 | 第68-69页 |
·框架侧向荷载作用下损伤分析结果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