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内蒙古东部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 | 第8页 |
·关于“口蘑”、“白蘑”资源 | 第8-9页 |
·蒙古口蘑分类地位问题 | 第9-10页 |
·ITS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食药用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陈巴尔虎旗草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 | 第14-20页 |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原草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名录 | 第15-18页 |
·疑难种六种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蒙古口蘑市场调查 | 第20-31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见2.2) | 第20页 |
·研究方法(见2.3) | 第20页 |
·蒙古口蘑形态特征及市场混淆品鉴定 | 第20-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蒙古口蘑分类地位研究 | 第31-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的ITS和ISSR分析 | 第41-50页 |
·供试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蒙古口蘑混淆品鉴定种线条图 | 第56-70页 |
附录B:蒙古白丽蘑子实体及孢子照片 | 第70-71页 |
附录C:LSU序列 | 第71-78页 |
附录D:ITS序列 | 第78-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