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实验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煤自燃机理及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煤自燃阻化剂的分类及阻化机理 | 第14-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实验装置和方法介绍及实验煤样制备 | 第19-26页 |
·同步热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热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原理 | 第19-20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参数 | 第20页 |
·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实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 第21页 |
·红外光谱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煤恒温氧化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3页 |
·实验煤样的准备 | 第23-25页 |
·煤样的采集及制备 | 第23-24页 |
·煤样的工业分析 | 第24页 |
·阻化煤样的制备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煤氧化和阻化过程中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26-46页 |
·曲线的特征温度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原煤样氧化特性的比较 | 第27-30页 |
·阻化剂对煤样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实验条件对煤氧化和阻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升温速率对煤氧化和阻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煤样粒度对煤氧化和阻化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煤氧化和阻化的动力学分析 | 第38-45页 |
·氧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38-41页 |
·最概然机理函数 | 第41页 |
·热分析反应机理函数的推断 | 第41-43页 |
·活化能的求解及讨论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煤氧化和阻化的微观结构实验研究 | 第46-56页 |
·红外光谱吸收峰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3页 |
·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9页 |
·常温下原煤样的红外光谱图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升温过程中煤氧化与阻化的光谱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5 煤恒温氧化和阻化效能的比较研究 | 第56-62页 |
·CO 指标气体 | 第56页 |
·阻化率定义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阻化剂对煤氧化的阻化效能比较 | 第56-58页 |
·阻化剂对煤样氧化的阻化规律分析 | 第58-60页 |
·各阻化剂的阻化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 | 第62-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