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热带气旋暴雨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有关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的研究 | 第11-12页 |
·高低空急流对暴雨的作用 | 第12-13页 |
·西风槽(干冷空气)对暴雨的作用 | 第13-14页 |
·中小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环境场特征分析 | 第16-25页 |
·个例选取及分类 | 第16-17页 |
·环流场特征分析 | 第17-23页 |
·倒槽暴雨的基本概念模型 | 第17页 |
·三类倒槽暴雨环流场特征的异同 | 第17-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 第25-38页 |
·过程概况 | 第25-26页 |
·动力条件 | 第26-32页 |
·高低空散度 | 第26-29页 |
·涡度和垂直速度 | 第29-31页 |
·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散度 | 第31-32页 |
·水汽及热力条件 | 第32-37页 |
·水汽输送及局地辐合 | 第33-34页 |
·能量和不稳定条件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中小尺度特征及其大尺度背景场分析 | 第38-54页 |
·降水实况 | 第38-39页 |
·中小尺度特征 | 第39-47页 |
·中尺度雨团分析 | 第39-43页 |
·中尺度云团分析 | 第43-44页 |
·多普勒雷达产品及地面中尺度风场分析 | 第44-47页 |
·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 | 第47-53页 |
·有利的环流形势 | 第47-48页 |
·持续的冷暖空气相互作用 | 第48-49页 |
·强烈的水汽输送及辐合 | 第49-51页 |
·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数值模拟 | 第54-72页 |
·WRF模式简介 | 第54页 |
·模拟结果检验及敏感性方案设计 | 第54-58页 |
·模拟结果检验 | 第55-57页 |
·敏感性方案设计 | 第57-58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高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第60页 |
·中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第60页 |
·低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61-70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中尺度低涡活动的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高低空散度的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能量锋的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湿位涡的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2-76页 |
·主要创新点和结论 | 第72-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