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认证--以认知心理学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法官认证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 第10-12页 |
·法官认证的价值要求及意义 | 第10-12页 |
·法官认证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12页 |
·法官认证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法官认证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认知心理学对刑事诉讼法官认证研究的意义 | 第13-18页 |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领域 | 第13-14页 |
·认知心理学对刑事诉讼法官认证研究的意义 | 第14-18页 |
第2章 法官对证据材料的认证 | 第18-26页 |
·对证据材料的认定 | 第18页 |
·对证据材料的感知 | 第18-20页 |
·知觉 | 第18页 |
·知觉的方法 | 第18-20页 |
·对证据材料的信息加工 | 第20-21页 |
·信息加工的方式 | 第20页 |
·自动加工的错误 | 第20-21页 |
·对证据材料的判断 | 第21-26页 |
·证据资格的认定内容 | 第21-22页 |
·证据规则的法律规定及运用 | 第22-24页 |
·证据能力的自由裁量 | 第24-26页 |
第3章 法官对证据事实的认证 | 第26-36页 |
·证据证明力认定的原则 | 第26-30页 |
·自由心证原则 | 第26-28页 |
·自由心证的对象 | 第28页 |
·自由心证的自由与约束 | 第28-30页 |
·认定证据证明力的规则 | 第30-32页 |
·证据规则 | 第30-31页 |
·认定法则 | 第31-32页 |
·证据证明力的判断 | 第32-36页 |
·决策理论 | 第32-33页 |
·决策方法 | 第33-36页 |
第4章 法官认证能力的提升 | 第36-39页 |
·控制知觉认知的应用 | 第36页 |
·不能放大知觉的作用 | 第36页 |
·知觉认知的验证 | 第36页 |
·知觉认知需要经验和实践 | 第36页 |
·提高自我认知 | 第36-39页 |
·明确工作自我概念 | 第37页 |
·完善自我知识 | 第37页 |
·有效地心理控制 | 第37页 |
·法官的创造性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