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 第11-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研究路线、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路线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 第21-29页 |
|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 ·养分归还学说 | 第21页 |
| ·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 | 第21-22页 |
| ·土壤最小养分律 | 第22-23页 |
| ·当前我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23-29页 |
| ·培肥地力,改良土质,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 | 第23页 |
| ·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竞争力 | 第23-24页 |
| ·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第24-25页 |
|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收和农业增产 | 第25-26页 |
| ·发展有机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7页 |
| ·调研方法 | 第29页 |
| ·调研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 ·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情况 | 第29页 |
| ·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情况 | 第29-30页 |
| ·当前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可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 | 第30页 |
| ·建议完善的方面 | 第30-31页 |
| ·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第31-37页 |
| ·测土配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 ·配方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 ·配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配方肥标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 ·配方肥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配方肥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法制保障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37-45页 |
| ·国外测土配方施肥法制保障相关实践及启示 | 第37-43页 |
| ·相关实践 | 第37-42页 |
| ·两点启示 | 第42-43页 |
| ·加强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对我国当前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作的积极作用 | 第43-45页 |
| ·建立行之有效的推广方式,使测土配方施肥成为必须遵守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 第43页 |
| ·规范配方肥生产、销售和使用,震慑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 第43-44页 |
| ·确定测土配方施肥的补贴机制,促进配方肥行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我国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45-51页 |
| ·立法层面:存在着法律效力不高、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部分规定不尽合理、地区规定各自为阵、大部分内容无法可依等方面的问题 | 第45-49页 |
| ·法律 | 第45-46页 |
| ·行政法规 | 第46页 |
| ·部门规章 | 第46-47页 |
| ·地方立法 | 第47-49页 |
| ·执法层面:存在着执法依据缺失、执法主体不明、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 | 第49-51页 |
| ·执法依据缺失 | 第49页 |
| ·执法主体不明 | 第49页 |
| ·执法力度不够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完善法制保障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 第51-59页 |
| ·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一部肥料管理行政法规 | 第51-53页 |
| ·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作的相关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 第53-58页 |
|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的工作体系 | 第53-54页 |
| ·明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指标体系 | 第54-55页 |
| ·明确测土配方机构和肥料配方师的职责职能 | 第55-56页 |
| ·明确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认定办法 | 第56页 |
| ·建立对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体系 | 第56-57页 |
| ·明确配方肥标识使用规范 | 第57页 |
| ·健全测土配方施肥的补贴办法 | 第57-58页 |
| ·加强执法,做到依法监管 | 第58页 |
| ·加强普法,提高农业推广人员法律意识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