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现状 | 第10页 |
·双回输电线路绝缘及耐雷电冲击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防雷措施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降低接地电阻 | 第11-12页 |
·线路避雷器 | 第12页 |
·耦合地线 | 第12页 |
·避雷线 | 第12页 |
·负角保护针 | 第12-13页 |
·减小保护角 | 第13页 |
·不平衡绝缘方式 | 第13页 |
·其他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计算理论基础研究 | 第14-17页 |
·反击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绕击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仿真机理 | 第19-34页 |
·工频叠加对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19-22页 |
·工频叠加后的过电压计算和闪络判据 | 第20页 |
·工频叠加影响雷击跳闸率的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山区复杂地形对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22-29页 |
·电气几何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考虑地面倾角因素的电气几何模型 | 第24-26页 |
·山区复杂地形下的电气几何模型 | 第26-29页 |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仿真机理 | 第29-33页 |
·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输电线路仿真流程建立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雷电活动参数统计与特征分析 | 第34-45页 |
·山西省雷电活动分布规律 | 第34-36页 |
·忻州地区雷电活动分布规律 | 第36-44页 |
·运行经验 | 第36页 |
·雷电日、雷电小时、总雷电数统计 | 第36-39页 |
·落雷密度 | 第39页 |
·雷电流幅值、极性 | 第39-44页 |
·雷电流波形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68页 |
·仿真默认参数确定 | 第45-46页 |
·雷电活动参数 | 第46-49页 |
·雷电流幅值、极性及波形 | 第47页 |
·雷电日 | 第47-49页 |
·杆塔结构参数 | 第49-53页 |
·杆塔高度 | 第49-52页 |
·导地线耦合系数 | 第52-53页 |
·接地电阻 | 第53-56页 |
·绝缘配合 | 第56-59页 |
·绝缘子类型 | 第56-57页 |
·绝缘子类型及串长 | 第57-59页 |
·工频电压叠加 | 第59-60页 |
·地形地貌 | 第60-62页 |
·海拔高度 | 第62页 |
·线路参数 | 第62-63页 |
·弧垂 | 第62-63页 |
·档距 | 第63页 |
·防雷措施 | 第63-67页 |
·线路避雷器 | 第63-65页 |
·耦合地线 | 第65-66页 |
·负角保护针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雷击跳闸率计算 | 第68-78页 |
·计算说明 | 第68-69页 |
·使用的仿真系统 | 第68页 |
·计算参数依据 | 第68页 |
·计算参数默认值 | 第68页 |
·忽略的影响因素 | 第68页 |
·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系数 | 第68-69页 |
·计算速度与误差 | 第69页 |
·地形处理 | 第69页 |
·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雷击跳闸故障仿真分析 | 第69-76页 |
·110 千伏永滴线线路概况 | 第69页 |
·110 千伏永滴线雷击跳闸故障统计 | 第69-75页 |
·110 千伏永滴线雷击跳闸仿真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绝缘及耐雷冲击特性优化 | 第78-87页 |
·同塔双回 110 kV 永滴线绝缘及耐雷电冲击特性优化 | 第78-86页 |
·110 kV 永滴线逐杆塔防雷优化 | 第78-84页 |
·110 千伏永滴线综合优化防雷措施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7-90页 |
·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 | 第87页 |
·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综述 | 第87-88页 |
·针对同塔双回 110 千伏永滴线设计和运行工作的建议 | 第88页 |
·总结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